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客观事实与调查数据,本文从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角度,对科学家信教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最后论述了我国当务之急仍然是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与此同时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警惕唯科学主义倾向.

  • 标签: 科学 宗教 相异 协同
  • 简介:据美国国际数据公司1998年8月中旬公布的《全球因特网使用者和网上商业预测》研究报告,到1998年底,全球使用因特网的人数估计在1亿左右,到2002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3.2亿。该报告中还说:1997年,全球有7810万台上网工具,2002年可望增加到5.15亿台。截止1998年5月,我国网上用户已达106万人,比1996年初的2万人增加了50多倍。数据表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因特网已成为我们进入信息社会的强有力象征。然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犯罪形式——数字化犯罪。这种新的犯罪形式给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国家信息安全。数字化犯罪的种种形式数字化犯罪的概念

  • 标签: 国家信息安全 数字化 计算机犯罪 因特网 加密技术 国家安全
  • 简介: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各种传统观念,其中包括传统的国家安全观。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产生了变革性的、全方位的深远影响。它迫使人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野、用更现代的观念去思考和探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威胁。这种冲击和威胁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本文拟对威胁国家信息安全的几个客观因素做以下探讨。一、没有大后方的信息疆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认为:一片辽阔的国土是国家安全的空间。历史证明,不论是拿破仑的马队还是希特勒的战车最终都湮没在俄罗斯那片广表的土地上同样,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铁蹄也始终没能踏进重庆一步,这就是国土辽阔的优势。拥有世界第三大面积的国土,一直是国人沾沾自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一道重要的空间屏障。在信息时代,人们把一个国家或统治集团的信息影响力和传播力所能达到的无形空间称为“国家信息疆域”。它并非以传统的领土、领空、领海划分的,而是以带有某种政治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信息圈或信息辐射空间划分的。由于网络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即当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组织起来,并以其作为媒介进行传递时,速度就成为...

  • 标签: 国家信息安全 国际互联网络 国家安全观 上网人数 虚拟世界 上网用户
  • 简介: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共同批复同意浙江省为中国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批复文件指出,示范区应着力探索适合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推动浙江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型智慧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分享经济、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新型企业家成长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近年来,浙江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增长,引领工业经济快

  • 标签: 中国设立 信息经济 国家信息
  • 简介: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我国现行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求相比,还相对滞后。当前,构建国家信息共享平台具有紧迫性,是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标签: 信息共享平台 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也从一般性的讨论转为如何切实维护信息安全上面来,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作为维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产生和发展的情况如何?在维护信息安全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主任吴世忠研究员。

  • 标签: 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 吴世忠
  • 简介: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我国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这些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到系统安全,已经严重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既有外部威胁,

  • 标签: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安全监察局 信息网络 公安部 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化进程
  • 简介:《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已经监察部2008年3月7日第3次部长办公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4月17日第2次部务会议、国家信访局2008年4月3日第3次局长办公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6月22日由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保障部 国家信访局 人力资源 监察部 会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