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文学艺术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产生的,“火地是文学艺术的舞台”,文学艺术因而带有明妊的地域烙印。中图文学素有南北之分,历代曾有不少学者论及。

  • 标签: 文学艺术 地域性 弱化 地域环境
  • 简介:当前公安文化发展存在的相对封闭性、内源性问题,形成文化发展的资源性危机。重视地域文化传承,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安文化,构建公安文化建设的地域化战略机制,能够解决制约公安文化发展的瓶颈,丰富公安文化表现手法,形成公安文化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 标签: 地域文化 公安文化 文化资源 耦合创新
  • 简介:警犬作为一种重要的警用装备,一直以来在公安实践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名带犬警察,其不仅要熟练掌握警犬的训练和使用方法,还要具备相当能力的现场执法控制能力。只有将上述两种能力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警犬这一警用装备的真正作用,达到警犬技术服务实战的目的。纵观我国的警犬,特别是护卫类警犬,其优秀的捕咬能力一直是警方所看重的一项重要能力,但在实际的临场使用中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国家法律层面上的原因,还有警方对护卫类警犬不了解的原因。

  • 标签: 现场控制 警犬 武力分级
  • 简介:跨行政区划司法改革必然涉及到司法经费保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变革。世界各国因政体和国情不同,其司法事权划分和经费保障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总的来看,单一制国家通常采用单轨制即中央集权模式,联邦制国家通常采用分级保障模式。其中,俄罗斯实行高度集中于联邦政府的司法事权划分体制,即所有法院经费都来自中央财政,联邦主体仅负责本地治安法院的支出责任;美国实行联邦法院经费由联邦财政统一保障,州法院经费主要由州财政统一保障的体制;荷兰司法经费保障采用的是成本收益测算模式。各国经验对中国司法经费保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提供了启示,我国改革应遵循应保尽保、共同上级保障、央地共同承担、提高专项经费使用效率以及注重案件成本测算等原则。

  • 标签: 跨行政区划 司法改革 事权划分 国际经验
  • 简介: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修正完成,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地方立法在设区的市层面上实现了主体扩容、权限收缩:一般地方立法主体从49个"较大的市"扩展到280多个设区的市、30个自治州以及全国人大批准的东莞、中山、嘉峪关和三沙等四个不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普及到了全国320多个地级行政区,成为全国普遍性享有的地方权力。

  • 标签: 地方立法权 权限划分 立法实践 《立法法》 较大的市 立法主体
  • 简介:内政发[2017]34号3月13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现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自治区与盟市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自治区与盟市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已于2016年5月1日实施。

  • 标签: 收入划分 过渡方案 增量部分 改征 政策调整 顾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