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军号。1979年首钢等8家国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上海出现第一家民营企业"上海工商联爱国建设公司"和第一则广告。1980年《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发布。

  • 标签: 中国企业 企业改革 改革纪事
  • 简介: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董绍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尚未完成,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下一步企业改革的思路和规划。现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一、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方针。近年来出现一些动摇这一方针...

  • 标签: 企业改革 技术改造 引进外资 国有企业 投入产出承包 非公有制经济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效率低下、障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深化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必须对目前行业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功能、

  • 标签: 机构改革 机构臃肿 政治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化 企业经营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
  • 简介:我们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毛毯厂是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由小到大,阔步前进,为发展民族工业,开发民族用品、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做出了贡献。我厂在前三年利税翻五番的基础上,1987年工业总产值达1026万元,比上年提高170.35%;生产毛毯19.2万条,比上年提高166.96%;销售额1084.4万元,比上年提高81.9%;实现利税184万元,比上年提高41.4%,实现了产量、产值、销售、利税同步增长,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骨干企业之一。1988年前9个月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1988年将全面超额完成各项计划。

  • 标签: 民族经济 企业改革 工业总产值 民族工业 骨干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
  • 简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有相应的配套改革,而且要推进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等。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从各方面创造条件。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改革成败的重要条件。如果单纯地抓“硬”件,不抓“软”件;只注重有形文化,不

  • 标签: 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深化企业改革 配套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尤其是《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表现在:第一,明确了公有制的确切内涵;第二,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而且也必将极大地推动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 标签: 公有制形式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 国有制 主要体现
  • 简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迄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主要是“三大障碍”挡住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通道.以致迟滞了改革的进程.一、政企不分的体制障碍政企不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我国的企业改革一开始就力图解决.从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到利改税、承包制都试图取得突破,但由于没有触动产权关系,因而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解决政企不分,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大难问题.如今,国有企业实行严权制度改革,必须突破这个难点;但这个难点却又恰恰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就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叫人搞不清楚.比如,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一开始获得试点权利时,家家户户都很高兴.但随着试点工作的展开,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自己成了孤军深入的”尖刀连”.试点的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句话,至少有三句半都需要政府有所动作才能实现,企业至多只能在管理科学上做点文章.比如:新建立的一批股份公司其股权结构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政企不分 非公有制经济 现代企业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简介:<正>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多数同志都主张用股份制来改革现行的国家所有制,都认为股份所有制是深化企业改革最理想的形式。然而,股份制究竟能否成为改革国家所有制的最理想形式呢?究竟能否成为企业产权机制转换的最佳形式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机制转换 资本主义股份制 国家所有制 深化企业改革 产权关系 产权主体
  • 简介:  一、街道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产权模糊  街道集体企业基于历史与政策的原因,产权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实施“赎买”政策而形成的,有的是追求“一大二公”时代对民营企业、合营企业、合作制企业和个体手工业企业的“升级”政策而形成的,有的是为了解决职工家属或返城知青的…………

  • 标签: 企业改革 改革思考 街道企业
  • 简介:李克强指出,要把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前提,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地方国有企业转换体制机制的方向和重点,努力使国有企业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除大型煤炭企业需要实行国有控股外,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地方国有企业都要取消股权比例限制,根据发展需要由市场决定进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地方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经济 投资主体多元化 股份制改造 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