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是与公共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本文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型需要、安全型需要、享受型需要和发展型需要。中国目前公共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安全型、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精细化、标准化是这一需要变化的必然要求。政府应通过了解需求、整合需求和引导需求,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标签: 公共服务标准化 公共需求变化 公共需求管理
  • 简介:201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进行了具体部署。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农村还有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46%的行政村不通自来水,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近年来各地为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应当也更有条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 标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地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工作报告》 调研 梅林
  • 简介:一、软法的兴起:社会治理规范多元化软法(soft-law)的概念来源于西方,是一个与硬法(hard-law)相对称的概念,主要适用于国际法范畴,指称“非条约”协议。①学术界对软法尚未形成确切、统一、权威的定义。针对条约(treaty)、公约(convention)、协议书(protoc01)、声明(statement)、宣言(declaration)等多种形态的国际法规范,有些国际法学者按照规范效力标准,将其中某些规范称作硬法,它们通过详细的法规条文明确地规定具有约束力的义务与责任,授予权威机构以规范解释权,并督促这些义务与责任的履行。

  • 标签: 软法 公共治理 权威机构 国际法 社会治理 效力标准
  • 简介:随着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复杂性。整合性公共服务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模式。整合性公共服务以伙伴关系为基本工具,形成了八大创新性内容、以跨界性协同为基本提供结构和具有以公民为中心的协作性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借鉴整合性公共服务模式,可以提出推进我国整合性公共服务改革的“三化”对策:以信息化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城市化推动公共服务网络化和以社会化推动公共服务整体化。

  • 标签: 整合性公共服务 当代西方国家 新模式
  • 简介:如何提供并做好社区的公共服务工作,尤其强化扶助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我们每天都能够看见社区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十分辛苦。公共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社区工作来讲,公共服务直接关系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用社会学的视角看,就是每一个社区的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和社会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既是对民生问题上社会公平的概括表达,又是对公共服务目标和任务的具体阐释。无疑,公共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主题。

  • 标签: 社区工作者 公共服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 服务工作 弱势群体 社区建设
  • 简介:本文在公共选择的框架下探讨了反垄断规制的失灵问题。促成反垄断失灵的可能因素包括政治家的自利目标、信息费用,以及市场约束和政治、行政等非市场约束。为控制反垄断失灵,我国应该明确反垄断利益和权限,公开反垄断政务,推进反垄断自主,完善反垄断控制和问责制度,控制垄断利益集团,培植抗衡性集团。

  • 标签: 反垄断 反垄断失灵 公共选择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首次使用了"国家和社会治理"这一提法,赋予了"治理"一词更加丰富的理论意涵和实践色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明确提出"国家和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契合了世界范围内公共领域管理实践变迁的趋势和理论创新的潮流,必将对我们国家公共领域管理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结合公共领域管理理论流变,谈谈公共治理理论对地方立法的启示。

  • 标签: 公共治理理论 地方立法 国家领导人 社会治理 胡锦涛总书记 管理实践
  • 简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卢龙县70%土地为丘陵山地,十年九旱,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卢龙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接力治水,先后修建了121座小型水库、1条长52.3公里的引青主干渠和12条分干渠,全县水浇地面积达50万亩。但是,多年来因工程年久失修,水资源渗漏流失十分严重,既造成了浪费,也影响了农业灌溉的效果,农民们怨声载道。

  • 标签: 水利设施 建设保护 县政协 县政府 主干渠 调研
  • 简介:公共利益的概念功能出发,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是发生冲突的合法需求中需要由公共权力来维护的、具有压倒性正义优势的一方需求。公共利益的认定须符合利益冲突标准、法律途径标准和价值比较标准。国家对公共利益的立法思路,应当以程序性的标准立法取代列举式的范围立法。

  • 标签: 公共利益 需求溢出理论 利益冲突
  • 简介:随着性别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扩展与深入,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性别与公共政策”逐渐形成。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宣传性别平等理念,推动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促进性别与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中华女子学院于2011年12月10—11日北京成功举办了“性别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研究会、中国行政管理研究会、全国总工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辞讲话,来自于台湾地区、

  • 标签: 公共政策研究 性别研究 国际研讨会 综述 对话 中华女子学院
  • 简介:进入21世纪,社会的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多样化、风险化等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势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性时代呼唤多元治理。多中心治理、多层级治理、多维度治理的涌现,正在从治理主体制度、治理结构体制和治理功能机制上改变着既有的公共治理模式。改善公共治理,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对多元治理新的发展态势,公共管理者不可不察。

  • 标签: 复杂性社会 多元治理 多中心治理 多层级治理 多维度治理
  • 简介: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已超过20个年头,但仍存在投入少、力量散、反应慢等问题,不适应转型期应对多发性危机和树立、维护政府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本文认为:要通过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专业性、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才能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效能。

  • 标签: 政府公共关系效能 公共关系专业水平 公众参与
  • 简介:社会公共伦理作为人们公共生活领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的一种外在保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共伦理建构中,存在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伦理的缺乏与道德日益多元化、个体化之间的矛盾。当形而上学的抽象预设及教条化、形式化的灌输相继遭到失败时,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或尝试也许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公共伦理的建构提供一条新路。

  • 标签: 公共伦理 个体 角色
  • 简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公民政治素养,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要思想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这一精神,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相对于原来课标(实验稿)观点,第一次出现了“公共精神”概念。什么是公共精神?它与教材中提到的公民意识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其产生、概念、内涵、性质和特征等方面加以区分。

  • 标签: 公民意识教育 公共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 党的十七大 政治素养
  • 简介:在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今天,构建和谐的警察公共关系意义重大。目前影响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因素呈多元化,要想真正促进其良性发展,应该积极消除认识误区;以思想为先导,构建“公关意识”;建立和完善警察公共关系制度;构建相应机构与机制;构建开放型、主动型、诚信型、服务型的警察公共关系。

  • 标签: 警察公共关系 和谐 对策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3号《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已经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第2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 标签: 探测环境保护 气象探测 气象设施
  • 简介: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并非新鲜事物,但这一提法在国内出现较晚。目前在国内专门论述政府购买服务的著作较为鲜见。而有关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论述大多出自于国内科研院所的相关课题,涵盖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概念阐释、模式分析、风险剖析和对策建议等几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公共服务购买 政府 地方实践 模式
  • 简介: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规制手段,行政违法事实公布已经在我国当下诸多行政管理领域得到运用,亟需进行类型化的精细研究。就食品安全、产品安全等具体领域的监管而言,作为公共警告的行政违法事实公布业已广泛存在并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也具有助长裁量随意、运动式执法等潜在风险。为了防止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应当从适用条件、程序设置及法律救济等三个方面实现对行政违法事实公布手段的法律控制。

  • 标签: 行政违法事实公布 公共警告 法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