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文汇报》2009年6月25日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央接连3次出手,高调宣布对珠三角、长三角、海峡两岸三大经济区的扶持新政;在连续多年的“两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后,中央关顾的眼光再度聚集东部地区,被专家认为是相隔25年后,再一次启动“沿海大开发”战略。不过,与1986年以城市为单位的做法不同的是,此次大开发升格为区域层面,南至广两北部湾,北达天津渤海湾,在沿海首次形成了错位发展的统筹安排。

  • 标签: 大开发 沿海 “中部崛起”战略 《文汇报》 海峡两岸 两部开发
  • 简介: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从而成为国家规划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加快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为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拓展了新空间,为提升江苏经济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平台,为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后发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全省三大区域共同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 标签: 沿海开发 江苏沿海地区 国务院常务会议 增效 地区发展规划 经济转型升级
  • 简介:“巫医”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在贵州东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巫医”文化。贵州东部侗族的“巫医”具有族群的集体参与性,它反映着侗族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本文在调查之基础上,就“巫医”文化试作初步的探折。

  • 标签: 侗族 贵州东部 文化内涵 巫医 万物有灵 原始思维
  • 简介:近年来,琼海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为主线,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为总抓手,“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经验成为全国示范;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得天独厚的宜居宜养宜游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9条医疗优惠政策,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投资者、旅游者纷至沓来;

  • 标签: 推力 文化 医疗旅游 发展方式 优惠政策 区位优势
  • 简介:随着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不少求职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内陆市场。记者近期采访注意到,地处东北的辽宁省受求职者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也越来越被人认可。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印象中,毕业前往上海、苏浙、广东等经济活跃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经历,

  • 标签: 沿海地区 学生就业 东北 “先就业再择业” 大学毕业生 金融风暴
  • 简介:为了开拓县党政干部的视野.拓宽知识面,2006年初,芒康县委组织部分县直各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赴沿海地区考察学习,本人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对内地改革开放前沿省份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进行了参观,主要是各省的经济开发区、现代企业、风景名胜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镇基地、边防管理和旅游胜地等,考察团观赏了中国的“夏威夷”厦门的城市建设,

  • 标签: 沿海地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县委组织部 改革开放前 经济开发区 党政干部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公安民警生活、工作的有关数据,沿海城市共收回有效问卷1721份,其中男性1436份、女性285份;内地城市(一)共收回有效问卷1793份,其中男性1559份、女性234份;内地城市(二)共收回有效问卷941份,其中男性800份、女性141份。通过比较发现,沿海城市民警的心理比内地城市民警成熟,表现在心理追求更多地转移到切合实际的方向上,而且能更好地接受现实,出现极端案件的现象另有原因。

  • 标签: 沿海民警 内地民警 心理状态 比较
  • 简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断推进,并且每年一届的中国与东盟博览会将长期落户南宁,广西又迎来了新一轮机遇,我们应从战略高度思考和抓住这次机遇,发挥广西的优势,努力打造好广西沿海东盟物流中心,充分体现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作用.

  • 标签: 建设 广西沿海东盟物流中心 构想
  • 简介:“开发西部”重大战略决策的号角,响遍神州;“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众所认同。51午前数万知识青年的南下西征,曾被这批知青的率领者邓小平同志称为“小长征”,被史家誉为“新中国首次规模最大的东部知青壮举”;其参与者则被西南的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肯定“在解放和建设大西南的伟大事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南是西部的一部分。“以史为鉴”、”以史育人”。但愿当年西征的先行者的这段历史,对今天西行的后继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能起到一点加深了解西南的昨天和激励鼓舞作用。

  • 标签: 中国 知识青年 西部大开发 西南地区 经济建设
  • 简介:江苏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新沂的经济社会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拓展了新的空间、增添了新的优势,是新沂新一轮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目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正紧紧围绕“全面进入苏北领先行列、力争跨入全国百强县.‘十二五’末进军苏北第一方阵”的新一轮发展目标.全力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港口、产业、优势、人才、文化“五大对接互动”,着力打造沿海开发“大腹地”,勇当徐州东进战略“排头兵”.向着“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目标昂首迈进。

  • 标签: 沿海开发 东进战略 腹地 江苏沿海 老工业基地 社会建设
  • 简介:<正>中部城市在实施“双向发展”战略过程中,同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大大加强,估计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直接联系:一是中部城市相当一部分进出口业务要经过沿海地区这个“跳板”,这就必然大大增加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往来。二是中部城市在原材料、初级产品、半成品以及劳务供应等方面,会进一步加强为沿海地区服务,间接参与国际交换。三是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中城市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后,将有一些产品、技术逐步转移出来,腾出一部分国内市场。中部城市将“近水楼台先得月”,接受其产品、技术转移,填补那些腾出来的市场。上述三方面的联系都直接涉及到双方的利益关系,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妥当,

  • 标签: 沿海地区 利益关系 大中城市 中部 三个方面 关系处理
  • 简介:在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有力推动下,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三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十连增"。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不断优化,高效农业面积比例突破了三分之一,设施园艺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导产业,规模养殖在畜牧水产中的主体地位也已确立。

  • 标签: 江苏沿海地区 江苏沿海开发 特色农业产业 设施园艺 农产品加工 高效农业
  • 简介:广西沿海(北海、钦州、防城港)开发建设中的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该区域区位势能的发挥,事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来的发展格局。该区域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要以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现有经济基础,正确处理布局与自然地理、产业选择、港口主体功能区、市场与资源的关系。

  • 标签: 广西沿海 生产力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资源禀赋 市场与资源
  • 简介:该文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推进,对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完善全国海域经济发展布局和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都具有重大的区域价值。因此,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区域价值,而且还必须创意和采取务实的推进对策来加以实现。

  • 标签: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 国家战略 区域价值 推进对策
  • 简介:从中外近现代史看,世界著名的工为经济带和排名靠前的大城市,一般都是邻近沿海。美国、欧洲、日本如此,中国亦如此,国内东南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2/3也集中在沿海。面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快速崛起,面对发展迅速的胶东半岛、广西北部湾及天津滨海新区,各地都在尽可能地开发沿海经济带,惟有辽宁的沿海一直沉睡未醒。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大开发,则表明辽宁的发展开始从背对海洋到面向海洋。这一转身,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也是辽宁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辽宁从老工业基地走向沿海经济,不但改变了辽宁的经济格局,也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 标签: 沿海经济带 辽宁 振兴老工业基地 引擎 天津滨海新区 “五点一线”
  • 简介:"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一首真诚朴实的《春天里》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歌声,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的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已经与城市生活、与中国经济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标签: 农民工 工资差距 中西部 春节联欢晚会 美好生活 城市生活
  • 简介:温岭东部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三者共生共赢的新路径,目前已初步形成“清洁产业、生态排水、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四大防护体系,确立了雨水“自我渗透、自我过滤、自我积存”的海绵城市生态底色,构建起城市雨洪防治、雨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体系,到达了雨水资源化之目的,并实现了“城市、产业、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 标签: 海绵城市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 供给侧改革
  • 简介:《光明日报》2009年4月11日报道,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三亚召开的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我国将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海岸基干林带和消浪林带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综合沿海防护林体系。到2015年,我国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3%,基干林带达标率92.3%,红树林恢复率95.1%,

  • 标签: 防护林体系建设 沿海地区 《光明日报》 现场经验交流会 林业局局长 森林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