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Thereportofthe19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statesthat“BothChinaandtheworldareinthemidstofprofoundandcomplexchanges.Chinaisstillinanimportantperiodofstrategicopportunityfordevelopment;theprospectsarebrightbutthechallengesaresevere.”Acorrectunderstandingofthisasser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forusinthecomprehensiveimplementationoftheXiJinpingDiplomaticThought,inrealizingtheChineseDreamofnationalrejuvenation,andinpromotingthebuilding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 标签: 战略机遇期 维护 this the PARTY world
  • 简介:近年来,国际安全形势一直处于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状态。在国际格局转变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多数国家都在寻求和平、发展与合作,推动建立有利于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国际新秩序。特别是大国互利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外交途径和政治对话解决争端,已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 标签: 互利合作关系 世界和平 维护 中欧 国际安全形势 经济全球化
  • 简介:<正>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14日正式成立。按照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领土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建国初约有犹太人65万人。由于不断大量吸收犹太移民,1992年5月已有人口509万人,犹太人约占83%。以色列疆土狭小,可耕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对发展经济极为不利。建国40多年来又先后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大规模战争,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但其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教育科技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从复国初期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成高度工业化和经济多样化的国家。据1984年世界银行的调查材料称,1982年以色列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090美元,在世界比较富裕的国家中排名第30位。据以色列统计材料称,1990年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300美元,比1950年增加四倍多,已跻身于“世界20个最发达国家之列”。农业上,以色列在土地、水资源利用、沙漠改造和科学种田等方而居世界领先地位。工业上,以色列在电子和军工领域已能生产和出口高精尖产品,并能制造原子弹。

  • 标签: 以色列国 犹太人 犹太移民 以色列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 简介:作为一个海洋强国,美国积极维护“基于法理的海洋体系”,这是其领导世界、主导国际体系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国开始,美国就努力影响海洋秩序制度化,伴随着国家力量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持续演进,美国的角色逐渐发展为引领海洋秩序制度化,与此同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美国又游离于全球海洋秩序的法理安排之外。这一行为事实上存在着内在矛盾,也给全球海洋秩序的穗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要采取以下路後来持续推进其充满矛盾的维护“基于法理的海洋体系”的理念:一是通过国内立法对国际规则产生示范效应;二是积极推动并试图主导国际海洋法会议;三是以海上力量为基础构建对己有利的海洋体系;四是实施“航行自由”极化应对海洋挑战;五是介入东亚海洋争端,对地区强国的崛起施加国际法理压力。系统性梳理美国维护“基于法理的海洋体系”的历史行为,有助于为中国参与构建更加合理、规范的海洋秩序提供经验和教训。

  • 标签: 海洋秩序 海洋法 美国历史
  • 简介: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

  • 标签: 南海问题 海洋权益 国际环境
  • 简介: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永恒追求。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和平时而给人类带来繁荣和进步,时而远离我们而去,成为人类的一种奢望甚至梦想。对和平的威胁和挑战来自方方面面,其中核武器自从其第一次试爆开始,就成为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得几代人一直生活在核恐怖之中。

  • 标签: 国际和平 核裁军 人类社会 进程 扩散 维护
  • 简介: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里,伴随着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国家安全理念创新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体系健全、能力增强.开放条件下,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拓展.国际安全和发展形势动荡复杂,

  • 标签: 国家安全环境 维护国家安全 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 理念创新 发展形势
  • 简介:中国和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既展示了它们同作为后发型、外源性现代化国家所经历的普遍规律,又鲜明地反映出具有显著民族性格和文明特征的特殊性.中国和俄罗斯未来现代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现代性与传统性、本土文明与异质文明的辩证统一.忽略本国文明特性、摒弃传统的现代化,只能遭受挫折和失败.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现代化 经济战略 科技创新
  • 简介:前不久,特朗普总统访华,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国元首重新定位了新时期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

  • 标签: 中美关系 求同存异 海洋安全 维护 特朗普 新时期
  • 简介:《尼斯条约》的签订,使欧盟历时近10年的机构体制改革终于告一段落。从取得的结果来看,这次改革在消除欧盟体制的“民主赤字”和提高欧盟决策效率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可以说很少建树,还留下了一些不良的阴影,因此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但它终究为欧盟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东扩-作好了机构体制准备,使与申请国的谈判可以从此进入实质性阶段,即加入条件的具体谈判。就此而论,《尼斯条约》应该仍然是一个成功。

  • 标签: 尼斯条约 述评 欧盟成员国 机构体制 规模东扩
  • 简介:一、中国和德国在人权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背景(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基本成就。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1.65万亿美元。人均突破1200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610万。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国际合作 权方 德国 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 简介:<正>一、战前的路今天,新加坡因其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而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不能忘记,为今天新加坡作出过卓著贡献的新加坡华族人(以下简作新华)在战后走过了—条艰苦曲折的道路。为更好地了解战后新华的生存发展之路,我们这里对他们战前走过的道路略作回顾。这条道路可概括为八句话:

  • 标签: 新加坡华人 卓著贡献 政治地位 经济成就 生存发展 马来亚
  • 简介:1989年10月20至23日,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在莫斯科举行'当前世界中的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讨论在苏联提出'新思维'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变化的前景。有54个国家的84名代表出席会议,大多是政党、组织和团体人士。现据一印度代表在印度《政治与经济周刊》1989年第48期上的报道简介与会者发言情况如下。一、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苏联前副外长贾丕才主旨发言:

  • 标签: 国际分工 经济分工 世界经济 亚非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 外国直接投资
  • 简介:中苏关系通过去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而实现了正常化,这是中苏之间一个不愉快历史时期的终结。苏联领导人说:'我们有权把苏中最高级会晤看成是一个重要的界限。一个很长的相互疏远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将共同缔造我们的未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则用八个字概括:'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今年四月,李鹏总理访问苏联,这意味着中苏关系在正常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中苏关系发展不仅使两国人民感到高兴,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标签: 中苏关系 和平与发展 两国关系 苏联领导人 国际关系 勃列日涅夫
  • 简介: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缅甸独立后的总体发展道路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宗教与政治关系、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暴露出的特点对缅甸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缅甸 民族主义精英 发展道路
  • 简介:东盟四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同属农业型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一定容量的国内市场,是它们的基本特点。战后,为了迅速地改变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畸形落后的经济结构,加快本国经济发展,东盟四国都以经济多元化和快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并以工业化作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东盟四国抓住有利时机,都积极调整产业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 东盟国家 进口替代工业 经济发展 主要战略目标 农业型
  • 简介:《南洋问题研究》1989年第4期刊登汪慕恒同志的《七十年代泰国面向出口工业化成效评估》一文,是针对我的几篇文章而写的,现在我写这篇作为回答。其中也谈到汪慕恒同志在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的《东南亚》1989年第2期的《泰国走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距离》和福建省亚太研究所《亚太经济》1989年第1期《关于泰国工业化几个问题的商榷》等

  • 标签: 农产品加工工业 工业化道路 经济发展 农业工业化 亚太经济 出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