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南海地区人社会经济、自然发展关系扭曲的结果。它与南海传统安全交织出现,给地区国家安全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相比之下,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学界太多的关注。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且在九一一事件后主导南海地区安全形态。其后,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了地区国家的重视,虽在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下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及现有的民族、宗教矛盾,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未来南海非传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南海地区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策略性互动还存在着一系列不足问题,而这些不足和问题使地区国家在南海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合作效果不彰。不仅如此,针对地区内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需要和东盟国家找准方向,为解决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共同维护南海稳定和平的目标。

  • 标签: 南海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 策略性互动 合作机制
  • 简介:东盟计划2015年建成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东盟共同体,旅游业可为东盟深度融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有效提升东盟区域旅游竞争力是东盟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导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指数",分析东盟国家在旅游竞争力各"支柱"中的地位,探讨东盟区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从顶层设计、旅游产品整合、世界遗产申报、旅游营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签证便利化等视角提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 标签: 东盟 区域旅游竞争力 提升策略
  • 简介: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甚至在整个亚洲,不丹是唯一没有中国建交的国家。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影响,尽管中不关系发展良好,但两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中国愈加重视周边外交,“一带一路”计划将使包括不丹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在中国的对外关系格局经济拓展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不丹国内政局变动政策调整,中不关系会进一步趋好。

  • 标签: 中国 不丹 现状 周边国家 南亚次大陆 外交关系
  • 简介: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双方经贸合作几乎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所有主要形式,形成了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商品贸易为基础,以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双向投资为补充的全方位合作模式。推进中国海合会自贸区建设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对外合作战略在海湾地区落地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升中国海合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促进中海关系发展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

  • 标签: 海合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中国 展望 谈判 对外经济合作
  • 简介: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的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和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的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构建发展中非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赞比亚 中国 中非关系 两国关系 外交关系 南部非洲
  • 简介:东盟联合国发展关系是地区与国际形势演进以及双方促进地区与国际和平发展的现实需要。双方关系由来已久,当前东盟已经成为联合国大会的观察员,联合国是东盟的对话伙伴,双方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在相互关心的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调合作,呈现出多种鲜明的特征,体现了东盟联合国对外工作的优先选择。随着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东盟联合国在加强政治安全对话、应对共同的全球性挑战、增强人道主义援助效率以及促进双方秘书处协调等问题上的合作正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促进地区整合和国际合作将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 标签: 东盟 联合国 千年发展目标 地区整合 国际合作
  • 简介:东盟作为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东盟两大区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对贸易提升的概念界定和贸易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梳理中国—东盟的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提升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未来如何继续提升双边贸易、发展双边关系,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提供指导。

  • 标签: 中国 东盟 贸易提升
  • 简介:欧债危机以来,法国经济持续低迷,始终未现乐观的复苏迹象。法国作为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被贴上“欧洲病夫”的标签,“法国衰退论”甚嚣尘上。对法国政府而言,出台振兴措施、推行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在总统奥朗德“改变,就是现在”的号召下,法国政府展现出全面改革的姿态,

  • 标签: 法国经济 改革现状 法国政府 结构性改革 经济持续 经济体
  • 简介:对于美俄两国目前是否陷入新的冷战,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两个大国,美俄的矛盾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中,美俄两国关系中的冷战思维十分明显,这不仅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合作,也阻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并在东欧地区形成了近似“新冷战”的格局。如果认可这种新冷战格局的出现,那么对于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美苏冷战的历史中找到参考,但是俄罗斯不会步苏联走向解体的覆辙。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而乌克兰作为被新冷战所争夺的对象,它将很难摆脱领土被撕裂的命运。

  • 标签: 美俄关系 新冷战 乌克兰局势 世界格局
  • 简介:2014年12月日本举行了安倍再度执政以来第二次大选,安倍领导的自公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第三次安倍政权于2014年年末正式启动。安倍着眼于长期执政,未来将会继续沿着修宪扩军、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化”的右倾道路前进,而“一盘散沙”的在野党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牵制。大选后安倍在对华关系上频频曝出消极言行,中日关系乍暖还寒。中日两国领导入2014年11月举行的两年来第一次正式会晤所营造的关系解冻氛围遭遇打击,安倍今后能否继续坚持中日四点原则共识、能否真诚改善对华关系有待检验。日本同其他邻国关系方面的前景也依然不容乐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安倍拟于8月15日发表所谓“安倍谈话”,其内容和观点值得中国和国际社会予以关注。

  • 标签: 日本 安倍政权 中日关系 安倍谈话
  • 简介:2014年,非洲经济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虽遭遇埃博拉疫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受益于非洲内生动力渐足,以及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和中国等新兴国家带动,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亮点。但是,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非洲进一步上升,

  • 标签: 非洲经济 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威胁 跨国有组织犯罪 宗教极端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
  • 简介:印尼历史上的爪哇文化及社会结构孕育了乡村庇护主义的传统,而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形成了社群性的庇护主义体系,部分华人1上层成为其下属侍从而得以立足。建国后印尼社会结构的转变尽管削弱了基层社会庇护关系的基础,但威权统治造成的主公制度加强了上层政治势力华人商业资本间的恩庇关系。1998年之后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拥有强大历史惯性的恩庇主义传统又渗透至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华人参政也不得不适应其政党的庇护性作风。

  • 标签: 印尼 庇护主义 华人
  • 简介:<正>《和平发展》是研究国际问题的全国性综合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和平发展》围绕和平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形势,透视世界热点问题。它兼收并蓄、融现实性、学术性为一体,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及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 标签: 和平与发展 综合刊物 研究成果 当代国际政治 国际形势 国际问题
  • 简介:(2015年7—8月)7月1日俄国家杜马通过了国家私人伙伴关系、地方(指地方行政机关、权力机关等)私人伙伴关系法律草案,该法律草案旨在取消私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限制。7月6日受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影响,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卢布对美元汇率开盘价跌至56.32卢布兑1美元,下跌1.3%。

  • 标签: 法律草案 国际市场油价 伙伴关系 中俄关系 国家杜马 金砖国家
  • 简介:中国东盟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刻广泛,并且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建立和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对接合作是中国和东盟的实在愿望。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东盟各国发展战略起着积极性意义和务实性作用。在新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一带一路”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能够争取众多机遇,同时也避免不了种种困境挑战。中国东盟应该尽力、诚心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提高信任,迅速促进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达成“互联互通”目标。建设富裕、发达、对接、稳定、和谐的地区是中国及东盟的渴望,也是区域和世界全面合作所需要的环境。正在发展中的越南更需要与中国及东盟各国扩大促进友好、有效的全面合作关系,这都有利于越南在革新之中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目标,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期望。

  • 标签: 中国-东盟 互联互通 中越合作
  • 简介:中泰两国地理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通,世界汉语热的兴起和中泰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使泰国汉语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局面。泰国是东盟重要国家,在促进汉语东盟地区传播和国际传播中可以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本文介绍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的现状,阐述其在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中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泰国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泰国 汉语教育 汉语国际传播 文化传播
  • 简介:现行《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生效以来未曾被明文修改,但日本政府为突破宪法第9条限制,已通过发布“政府见解”、制定安保相关法律等形式,根据需要任意解释宪法条文,已实现事实修宪。与此同时,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并未放弃明文修宪的企图,正不断完善相关条件,拟以争议较小的条文为突破口,为最终修改宪法第9条开辟道路。

  • 标签: 《日本国宪法》 修宪 释宪 现状 历史 日本政府
  • 简介: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面临着语言、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障碍,沟通了解是首要条件。加强彼此间智库的交流合作,找到契合彼此国家长期战略的共同需求,才能为中俄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中俄关系再升级所带来的有利机遇,全面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合作共识,为中俄在新高度上开展全方位合作提供精神支撑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了解中俄在全球智库中的排名情况分析其总体实力水平,梳理俄罗斯主要智库的历史沿革及其研究重点,介绍俄罗斯对华研究领先智库的研究方向,并概括中国对俄研究领先智库的专业优势,从而对中俄智库交流机制及其未来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共同努力切实建构起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合作框架。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智库
  • 简介:在吴登盛政府的领导下,缅甸的政治开始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今年大选的临近,缅甸的政治改革民族和解摇摆不定。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就民主改革达成明确的一致,确保所有民族和政党的权利参与。宪制改革与国家和平至关重要,自由、公正的大选是推进政治改革的动力。现有的各种议会制进程和停火谈判无法为全体公民提供政治路线图,必须在国家层面开展具有包容性的政治对话。改革要能促进公平合作,不排除新的社会和政治部门。

  • 标签: 政治改革 毒品问题 禁毒政策 缅甸 现状 民族和解
  • 简介:2015年10月以来,“伊斯兰国”(TheIslamicState,以下简称IS)犯下多起暴恐大案,从埃及西奈半岛的俄罗斯客机坠毁到黎巴嫩贝鲁特南郊爆炸案,再到法国首都巴黎的恐怖袭击案等。而“基地”组织及其分支近来也频频出手,从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丽笙酒店人质劫持事件到炸死6名IS高层。这两大极端恐怖组织轮番上场,且相互攻击,竞争意味颇足。众所周知,“基地”组织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抗苏“圣战”运动,2001年的“9·11事件”将它推上了国际舞台的风口浪尖,吸引了众多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组织的加人合作。

  • 标签: “基地”组织 伊斯兰 竞争 合作 20世纪80年代 人质劫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