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两年一届的美国国会在1994年11月8日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大获全胜,由少数党变成多数党。这是40年来共和党第一次控制国会参、众两院。今年1月4日开始的新的第104届国会两院的领袖及常设委员会主席均换成清一色的共和党人。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罗伯特·多尔及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是第104届国会的实权人物。两院部分委员会,如外交、军事、商务及财政等委员会的主席在对外政策中也有一定

  • 标签: 共和党 赫尔姆斯 参议院 主要成 对外政策 国会
  • 简介: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截至1992年秋共建有417个核电站,其总发电量为3.462亿千瓦。核电站发电量占第一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法国。但是法国56个核电站可满足国家电力需要的73%,而美国110个发电站只能满足国家电力需要的22%。详见附表;

  • 标签: 总发电量 详见附表 冰鼠
  • 简介: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和新加坡南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25日至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观海园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国内外专家与学者一百五十多人,其中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荷兰、西德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四十多人,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共有73篇。本刊征得该大会组织委员会的同意,也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在本刊先行选刊了其中以中文撰写的有关东南亚地区的九篇论文,以飨读者。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历史学会 福建省厦门市 南洋研究所 东南亚地区 中国华侨
  • 简介:新加坡是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全国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234万,地小人密,资源贫瘠。但是,它地处太平、印度两洋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历史上新加坡长期是英国殖民地,经济发展畸形,转口贸易一向是它的主要经济命脉。战后,由于近邻取得独立的国家,增加同工业国的直接贸易,加上新加坡人口日增,失业严重,这给传统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新加坡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地区经济 亚洲部分 经济命脉 海岛型 交通要冲
  • 简介:从过去十多年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态势的变化看,双方互有进退,互有得失。从双方在这一地区力量和影响的对比看,基本处于战略均势,美国略占上风。在军事实力上,双方互有长短;在政治影响和经济联系上,美国处于较有利地位。从发展前景看,双方各有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但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可预见的将来,美苏各自国内都

  • 标签: 战略均势 军事实力 军事存在 发展前景 和平与发展 经济联系
  • 简介:亚太地区是亚洲太平洋地区之简称,通常指东北亚、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近十余年来,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在美苏全球争夺中的战略地位也日趋重要,成为仅次于欧洲的第二重点地区。本文拟就亚太地区在美苏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近十多年来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的态势变化、美苏在亚太地区力量和影响的对比以及发展的前景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 标签: 战略地位 经济发展 全球战略 二重点 亚洲太平洋 亚太地区经济
  • 简介:60年代以前,美国势力在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占绝对优势,而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则无足轻重。美国凭借它的军事实力,在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泰国、南越等地扶植亲美政权,建立大量军事基地,派驻军

  • 标签: 军事实力 西太平洋 军事力量 亲美 沿岸地区 东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