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旨在解析中国海的深刻内涵。中国海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威慑性。相对美国全球战略而言.亚太是其东线战略的前沿,中国则是其看防的重点。美遏制中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将中国围困在其东线以内,不能经东海、南海,前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始终着眼于和平战略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背景下,中国陆海文明塑造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渐入人心。在以“称霸”为特质的西方海观面前,“海上丝绸之路”所彰显的“海洋和谐观”无疑将成为引领世界、走向全球的主流思维。

  • 标签: 海权 霸权 中国海权 威慑力
  • 简介:冷战结束后,印度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冷战期间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印度开始调整其地缘政治目标与战略,并开始大力发展核武装.地缘政治领域海优先的思想和海上力量的发展以及对提高核武器战场生存能力的考虑使印度开始发展海基核力量.海基核力量的发展将会使印度在提高核威慑与核实战能力的同时,面临着与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较大变化,并会对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海战略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 标签: 后冷战时代 海权 海军外交 中国海军
  • 简介:是指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受全球权力转移和亚太地缘政治的影响,东亚海博弈备受世界关注。国内学者认为,东亚各国的海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大国的海战略出现深刻调整。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东亚海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扩大,海关系日益分化,海洋安全困境持续加剧,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加速解构。东亚海政治研究呈现向纵深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新特点,但也存在理论创新不足和方法单一的短板。

  • 标签: 海权 东亚 国内研究 文献述评
  • 简介:进入21世纪,中日两强并立日趋明朗,中国从海上走出去和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力度和速度几乎同时加大。两国的海上交集、碰撞日益激烈。21世纪初中日两国海的国家战略设计基本清晰,都有了一系列的指导性纲要,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都是国家战略设计。但是中日两国海的国家战略设计在孕育时间、思维基点、海洋经济基础、历史责任和未来追求上有很大的差别。“海洋强国”与“海洋立国”在国家战略目标、海方向、治理体系上都有无可避免的碰撞。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从本质上讲是中日两国的抱负冲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做国际体系的挑战者。

  • 标签: “海洋强国” “海洋立国” 中日两国 海权思想
  • 简介:2017年6月16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滨海边疆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拉教授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首席专家刘爽的邀请,来到该院为青年学者们作了题为“21世纪初俄罗斯一体化战略优选:大欧亚或亚太地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刘爽研究员主持,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刘涧南担任翻译。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学术报告会 一体化战略 亚太地区 21世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近年来,传统商业纷纷拥抱互联网,联手电商,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为促进全省商贸流通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方案,其中有《黑龙江省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黑龙江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年,该省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出现一批省级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 标签: 电子商务发展 黑龙江省 流通行业 商务应用 商贸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