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正>柬埔寨王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島的西南部。领土面积約18万1千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占領土的3/4。柬埔寨中部平原地带是湄公河流域的一部分,魚产丰富的巨大的洞里湖(金边湖)就在平原上。雨季(五——十月)时,平原被淹沒,因而造成了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条件。国境綫上分布着一些不高的山脈。

  • 标签: 柬埔寨王国 湄公河流域 水稻种植 印度支那 平原 森林面积
  • 简介:<正>过去六年以來馬来亚(包括新加坡)和中国之間的貿中食品类占着很大的比重,水果、蔬菜、魚类和蛋类这四种商品佔1953年中国对全馬來亚輸出的半數,去年也佔总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在那六年里,中国对全馬來亚的出口总值增加了一倍,而擴展最大的为輕工业的新品种,特別是紡织品和水泥,还有別的項目,如大米和糖。

  • 标签: 新品种 出口总值 新加坡 蔬菜 水泥 水果
  • 简介:建言,济天下——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翟坤“国家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保障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这使得国家利益论在西方国际关系诸流派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国家利益作为西方国际关系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一直没...

  • 标签: 国家利益分析 效用分析法 研究方法 对外政策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
  • 简介:2016年7月的未遂政变是葛兰运动和正党关系彻底决裂的标志和政治权力斗争的顶峰。两者关系历史呈现戏剧性演变:最初面对参与政治的相似机遇与挑战。葛兰运动和正党分别选择社会伊斯兰和政治伊斯兰两条不同发展路径,此后因应对国家机构中根深蒂固的世俗势力的共同威胁而携手合作,世俗主义共同对手衰落后又因政治权力争夺反目成仇,最终正党确立了政治伊斯兰的霸权地位。葛兰运动与正党关系从结盟到决斗的历程.促进了土耳其社会的伊斯兰回潮以及政治秩序的伊斯兰化,实现伊斯兰运动内部发展的道路统一,同时突破了凯末尔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坚守的“监护式民主”威权统治框架,推进土耳其政治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伊斯兰运动内部及其与世俗主义的权力争斗,将民主运行机制工具化,侵蚀了民主制度的法治基础,最终加剧土耳其伊斯兰民主模式危机。

  • 标签: 土耳其 葛兰运动 正发党 关系
  • 简介:2015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展开,大幅推进。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理念丰富深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方面精彩纷呈,成效显著,为维护战后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方面也面临新考验。随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 大国关系 周边环境
  • 简介:本文对柬埔寨2013年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对外关系作总体回顾,并对2014年形势进行展望。

  • 标签: 柬埔寨 回顾 展望
  • 简介:2013年,老挝政局平稳,被欧洲旅游和贸易委员会评为“2013年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国”:“七五”计划第三年经济增长8%,GDP首次突破百亿关元,社会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有新发展,但经济社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增多;外交多元务实,建交国增至136个,外国官方援助增多。

  • 标签: 老挝 回顾 发展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是基于互信的边境会晤机制发展成为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典范。经过10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取得了较大成就,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组织机制建设不断完备,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已成为维护地区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内外环境变化总体上将有利于上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面临的新形势也会给上合组织带来诸多挑战。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多边组织 地区安全
  • 简介:<正>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經濟集团歐洲經濟集团(以下称为歐洲集团)是由1957年3月25日签字的罗馬条約产生的,同年秋經六个会員国的政府(比利时、法国、西德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与荷兰——以下称6国)批准后,于1958年1月成立。

  • 标签: 联邦共和国 意大利 比利时 亚洲 卢森堡 法国
  • 简介:为响应并配合今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实质性会议的主题——“加强各方努力,促进有利于穷人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经社理事会首次“年度部长审议”会主题——“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消除贫困与饥饿”,2007年6月28—30日,

  • 标签: 全球伙伴关系 千年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 消除贫困 理事会 联合国
  • 简介:2013年,印度尼西亚政治和社会稳定,各党派为筹备2014年大选展开激烈斗争;经济增长率5.78%,多项经济指标不如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印度尼西亚盾汇率创下近年新纪录;外交积极活跃,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提高。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回顾 展望
  • 简介:去年,国际社会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关注“中国因素”的发展,各国纷纷据此调整对华政策,其转变具有深层的战略考虑。中国与现行世界体系的关系正由局部的、分散的联系向结构性、系统性发展。

  • 标签: “中国因素” 解析 国际社会 对华政策 世界体系 系统性
  • 简介:<正>马·纳·罗(M·N·Roy)是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共产国际的著名活动家。他早年作为共产国际的重要领导成员,一方面积极贯彻共产国际的理论与政策,另一方面,他又有自己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并形成了独有的体系。在共产国际建立初期(1920—1928年),罗易与共产国际领导人存在许多分歧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关于殖民地特别是印度资产阶级性质、作用及其策略问题的论争。下面就论战双方在共产国际二大、四大、五大、六大会议上的论争作一述评。

  • 标签: 共产国际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罗易 殖民地化 印度 帝国主义
  • 简介:'孟中印缅论坛'已走过五年的探索历程,现已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随着相关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对区域机制建设的共识日益增强,该机制已逐渐由学术主导的'二轨'层面向政府决策和可行性操作的'一轨'层面靠拢.中国云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孟加拉国的经贸和通道建设合作为该机制提供了动力,印度的该地区跨国经济合作的认知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并且该机制业已同其它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互动关联.尽管如此,该机制的运作和深化仍面对某些不可忽视的挑战.

  • 标签: “孟中印缅”机制 区域合作 云南 印度东北部 跨境通道
  • 简介:长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大国高度关注中东局势并在该地区展开竞争。各大国在中东既有斗争与竞争,也有协调与合作。大国在中东活动的两面性一直存在,过于强调竞争或过于看重彼此协调与合作都是片面的。

  • 标签: 中东局势 大国因素 竞争协调 合作
  • 简介:在新区域化逐渐形成的新背景下,以及在印度重新热衷于实行其“面向东方”政策之后,本文力图强调这样的因素和势力:它们决定了南亚和东南亚这两个新兴重要地区之间贸易与投资的一般特征与潜力。为此,本文试图主要从南亚,特别是印度的观点来研究这些问题,在它们看来,中国当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最重要势力。

  • 标签: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东盟 经济关系
  • 简介:<正>目前,柬埔寨的形势无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处于僵持状态,交战双方都希望按各自提出的方案解决柬埔寨问题,但均被对方所拒绝。柬埔寨问题的最后解决,将取决于制约着柬局势发展的各种力量对比和各种因素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量对比达到何种程度,各种因素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政治解决时间上的或迟或早。无论如何,柬问题的解决尚需假以时日,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决定一切。

  • 标签: 柬埔寨问题 时间因素 力量对比 局势发展 僵持状态 方案解决
  • 简介:克林顿亚太政策受挫的文化因素南开大学洪国起,王晓德克林顿上台伊始,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官员沃顿在阐述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时强调说:"人权是我们政策的核心,美国将想方设法用其援助和影响力帮助这些国家促进人权和强化巩固法制的民主制度。"①沃顿这番话如实地道出了...

  • 标签: 亚太政策 克林顿政府 文化因 文化传统 亚太地区 文化价值取向
  • 简介:南海问题虽然是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海上领土争议,但其域外影响因素却正在发酵.除由来已久的美国因素外,印度-一个有着地区大国抱负的南亚国家--的影响日益显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制定并实施东向政策以来,南海地区被界定为与印度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延伸区域.近年来,印度在南海海域加大了战略投入,通过加强与东南亚海上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未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中的作用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评估.

  • 标签: 印度 东向政策 南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