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惊闻著名学者、学界楷模姜长斌先生仙逝,《西伯利亚研究》编辑部和全国苏联史、中俄关系史学界的工作者一样,感到无比的痛惜。姜长斌先生早年曾工作于黑龙江省,是我国苏联史和中俄关系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也是《西伯利亚研究》的重要作者和长期读者。2004年他曾为《西伯利亚研究》题写了“推动中俄友好、造福子孙后代——《西伯利亚研究》创刊三十周年谨志”的贺词,并始终关心和支持《西伯利亚研究》的发展。值此悲痛时刻,我们发表姜长斌先生的弟子和同事左凤荣教授的纪念文章,以表崇敬与怀念之心。

  • 标签: 楷模 中俄关系史 西伯利亚 学术 恩师 事业
  • 简介:<正>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政治学教授、前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耶尔·高尔德曼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就东西方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他的主要观点是:一、缓和一词长期以来被用以说明敌对双方关系的和解。四十年来美苏关系经历了很多曲折。到了七十年代,美苏之间出现缓和,双方关系在下述条件下得到了改善:(1)双方都想解决相互之间的主要问题;(2)双方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愿意缓和。美苏缓和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限制可能导致战争爆发的因素;2.在武器控制和裁军方面

  • 标签: 东西方关系 联邦德国 主要问题 美苏缓和 七十年 美苏关系
  • 简介: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远东所所长米哈依尔·季塔连科先生于11月3日下午在俄罗斯联邦驻沪总领馆与上海的国际问题专家进行学术座谈。季塔连科教授谈话的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远东 科教 先生 所长 上海 教授
  • 简介:新加坡外交部巡回大使、前亚欧基金会执行主席、著名国际法专家许通美教授应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的邀请,11月14日在上海社科院作了学术报告,来自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华东政法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出席了报告会。许通美教授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走向和亚欧关系发展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未来世界 上海 社科院 教授 主席 看法
  • 简介:2000年10月13日上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主任阿龙·沙伊教授访问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就中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作了主题发言,并就近期巴以冲突谈及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 标签: 系主任 教授 大学 历史 回顾与展望 发言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对抗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全球化浪潮之中。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安全定义也随着这种宏观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巨大变化,从最初强调军事安全逐渐转向重视多元安全拓展。西方学者就此明确指出:以军事问题为中心的国家安全概念越来越难以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境,其象征性作用也在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难以成为政府面对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国家安全 国际石油 世界格局 石油政治 政治学 评介
  • 简介:2017年6月16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滨海边疆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拉林教授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首席专家刘爽的邀请,来到该院为青年学者们作了题为“21世纪初俄罗斯一体化战略优选:大欧亚或亚太地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刘爽研究员主持,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刘涧南担任翻译。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学术报告会 一体化战略 亚太地区 21世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