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区域安全治理是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国际组织纷纷加入本区域安全治理之中,履行各自安全治理职责,合作方式已经成为各个安全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选择,这标志着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初步形成,在维护本区域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尽管中国参与印度洋护航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过程中参与较少,作用有限,这种状况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担当的身份严重不符.随着印度洋地缘战略通道对中国未来发展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失效和克服域内外个别大国战略误判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参与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渐加大.中国作为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的重要主体之-,参与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已是不可或缺,并将在引导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提升和夯实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能力和基础、推动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合作等方面有所作为,为维护印度洋区域安全与稳定,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 标签: 安全治理 印度洋区域 战略通道 中国方案
  • 简介:<正>广东奇耐防水布厂有限公司位于珠海市斗门县府所在地,是国家93年火炬计划项目之一,据公司总经理姚楚祥先生介绍,该公司为中外合资、国内首家生产该类型强力防水布厂家,于1992年3月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纺织工业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天津纺织工学院和广东省纺织总公司协作,仅用一年多就完成了设备引进、配套安装和生

  • 标签: 可行性研究 防水布 珠海市 广东省 工业部 火炬计划
  • 简介:泰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首都曼谷,这里的工厂已达饱和,十分拥挤。泰国政府六十年代初在开始实行工业化时,就想把工业分散到其他地方。1960年2月18日划定的工业区有那空巴统(佛统)的坤西施、北揽府的新城县和直辖县。这几个工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1972年12月13日泰国政府颁布第339号法令,再次提出设立工业,以便使工厂企业规范化和现代化,并把工业的建设列为第四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7—1981年)的

  • 标签: 工业区建设 工业分散 巴统 新城县 佛统 春武里
  • 简介:外贝加尔边疆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的行政之一,包括31、5直辖区市。边疆中心是赤塔市。领土面积43.15万平方公里,在俄罗斯各行政中根据面积大小为第12位。边疆区有人口105.4万人。边疆南北最大距离1400公里,东西1200公里。边疆西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国相邻、西北部和伊尔库茨克州接界。东部、东北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相邻。南部、东南部与中国和蒙古接壤有1500公里边界线。

  • 标签: 俄罗斯 边疆 布里亚特共和国 伊尔库茨克州 领土面积 东西伯利亚
  • 简介:本文对最优货币四十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一番疏理,以期对日益升温的有关亚洲货币合作问题有所借鉴。文章回顾了蒙代尔等早期理论家的论述以及随后的实证分析。特别地,文章关注了由Rose等提出的OCA内生性理论以及理论界对此的争论。最后文章分析了最优货币理论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OCA稳定性的分析,以及建立政治经济学的框架的拓展方向。

  • 标签: 内生性 非对称性冲击 最优货币区理论 欧元 蒙代尔
  • 简介:今年6月9日,英国政府再次决定推迟加入欧元。欧盟是欧洲经济政治与货币联盟,而作为欧盟大国之一的英国,在最初启动欧元时就决定不加入欧元。本文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了英国仍旧游离于欧洲统一货币之外的种种原因。

  • 标签: 英国 欧元区 原因分析 欧盟 货币主权 金融中心
  • 简介:广袤的远东地区参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劳动分工,对于这一地各国和俄罗斯的发展,虽然大有益处,可实际上在吸引外资和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亚太地区吸引外资竞争激烈,这对急需财力和物力的远东经济是一个严峻挑战.世界上,已积累了很多建立良好的小投资环境的经验,特别是在台湾、韩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生产出口产品地区.通常在经济政策允许下建立这类“飞地”的国家“经济开发”的目的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依靠扩大和巩固出口生产,提高民族经济竞争力.根据1990年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决议,远东的纳霍德卡市成为第一个自由经济,建立该自由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合作,保障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进口替代产品及出口产品生产,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首先是森林和鱼产资源)深加工合资企业,引进外资的修船业给予优先权.著名的乌苏里原始森林,草药和古代遗留下来的树木、医用泉和泥、洁净的日本海湾,为发展旅游业开辟了美好的前景.尽力发展洲际过境、运输,同样也是一项任务.选择纳霍德卡取决于下列因素;1.该市是重要的文通枢纽.这里有两个港口,一个海港和一个商港,每年有千百万吨煤、石油、木材(立方米)通过这些港口.同时,有扩建泊船线、建造仓库的很?

  • 标签: 自由经济区 俄罗斯远东 吸引外资 利润所得税 亚太地区 国际劳动分工
  • 简介:近年来,远东地区的许多投资项目在规划阶段就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合作条件,为加快国际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和潜力。这些项目包括吸引外国投资、引进先进工艺和吸纳外国劳动力,以及以出口商品和服务为导向(在项目实施之后)。因此可以说,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带动一体化的能力,也就是说,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对外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

  • 标签: 投资项目 滨海边疆区 一体化进程 对外经济关系 国际合作 外国投资
  • 简介:适度通货(OCA—optimalcurrencyarea)是指地域上相近的多个国家通过多边协议的方式,建立起汇率波动幅度较窄的、相对固定的、紧密的区域性货币联盟或者形成区域性的货币统一。毫无疑问,通货是区域货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基于紧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起来的。从通货的理论进步与实践发展看,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CAFTA)的框架下,构建一个汇率紧密联系的、波动幅度较窄的中国一东盟通货(CAOCA——China—AseanOptimalCurrencyArea),其必要性日益凸显。

  • 标签: 中国-东盟 CAFTA 通货 东盟自由贸易区 区域货币合作 波动幅度
  • 简介:巴基斯坦境内的部落体制形成于英印政府时期。巴基斯坦独立时,为争取该地区加入巴基斯坦,承诺当地的体制不变。1973年巴基斯坦宪法对部落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作了清晰的阐述及规定。“9·”事件后,该地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部落体制的存废引起各方讨论。2011年8月巴基斯坦政府推出部落改革方案,逐步推行部落体制改革。在合作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中国可以对巴部落的改革、发展发挥一定帮助作用。

  • 标签: 巴基斯坦 部落区 改革 中国 作用
  • 简介:“现在泰国出口的蔬菜水果从产地曼谷到北京的超市仅仅需要4天了。而6年前则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这是泰国驻华公使王逸生在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实施成果时所举的例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自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至今已逾半年,为中国与东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

  • 标签: 中国-东盟自贸区 互利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共赢 2010年 中国与东盟
  • 简介: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对内努力建立统一市场,对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进程,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对外建立自贸。目前,联盟对外自贸的情况远没有联盟官方和学界所宣扬的那样成效显著,仅与越南达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外自贸协议,其他准备建立自贸的几个国家多是经济小国,对联盟影响不大。这种情况说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撑其强烈的融入世界经济的梦想,因此出现了自贸战略意图和实际做法的矛盾和两难。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对外自贸,不仅水平低、内容少,而且短期内中国与之建立自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之对接的过程中从贸易自由化转向贸易便利化,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从项目带动转向制度安排。

  • 标签: 欧亚经济联盟 自贸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简介:本文从德法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出发,对欧元稳定与增长两难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欧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对称是两难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在此理论基础上,并考虑到目前形势的急迫性,作者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政策建议,长期内建立欧元的财政联邦体制,与统一的货币政策相对应;短期内,把SGP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限制修正为对通胀率的限制。

  • 标签: 经济政策 财政 制度 欧盟 成员国 货币政策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已经建成。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国与东盟的交流,推进包括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边境经济合作等区域合作,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再上新台阶,很值得双方的重视和人们的关注。

  • 标签: 自贸区 中国—东盟 合作
  • 简介:巴基斯坦本土汉语教师从无到有,从最开始的一个到今天的二十八个,不但巴基斯坦本土汉语教师的数量在增长,而且本土教师的学历、本土教师的地区分布、本土教师的业务培训等等方面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的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巴基斯坦本土汉语教师的发展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和巴基斯坦这两个相邻国家之间兄弟般的传统友谊不断加强。

  • 标签: 巴基斯坦 本土汉语教师 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 展望
  • 简介:作为第四空间的太空是国际争夺的战略制高点.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有着广泛利益,涉及其国家安全与经济繁荣以及国际声望.中美两国之间的太空关系,事关国际战略稳定与平衡.尽管两国都主张太空安全,但是中美太空安全观大相径庭,在如何确保太空安全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在安全困境下考虑和实施太空政策,谋求太空安全;美国则是推进太空武器化,保证美国治下的太空安全.两国在太空安全领域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国使用传统守成大国对待崛起大国的方法,不仅研发更先进的(反)太空技术,而且也禁止中美太空合作,同时拼凑同盟,封堵中国(反)太空能力的发展.与美国相比,中国应对美国太空封堵手段相对较少,只有潜心发展自己的(反)太空能力,才能确保太空资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外交场合下,在禁止太空军备竞赛与《禁止生产用于核武器及爆炸装置的裂变材料条约》、禁止太空武器化的国际条约与自愿性质的国际太空行为规范准则两组问题上,中美两国也进行了互不妥协的对抗.为降低两国在太空安全领域的对抗烈度,中美两国开启了民用太空对话与太空安全对话机制,同时,也不排除朗政府未会启用美外安全对话机制处太空安全问题.

  • 标签: 第四空间 太空安全 太空技术 (反)太空能力 太空武器化 中美太空安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