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中西之间不仅存在着政治和经济的矛盾和冲突,其背后也有双方民意的误解、冲撞和博弈等现象.这提出了一个深层的问题:究竟如何看待和应对随着中国崛起而带来的中西双方心理秩序的调适?应该有机构或人士以民间或半政府的方式在中西双方物色一流的思想家,然后组建固定、长期的中西方思想对话平台;重要的是须重视媒体,通过媒体将思想家的对话延伸、扩展到双方民间,形成长期效应.若能从现在起就重视这一工作,假以时日,不但可减缓因中国崛起而带来的东西方摩擦,而且还能藉由中西方思想对话提升双方认知和共同智慧,使中国崛起成为向人类精神宝库提供贡献的重要契机.

  • 标签: 对话平台 思想家 东西方 秩序 心理 中国崛起
  • 简介:2015年6月23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在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下,举办了"全球公域秩序与中国应对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全球公域概念"、"美国的全球公域防务战略".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讨会综述 公域 秩序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 简介:《天堂与权力-世界新秩序中的美国与欧洲》(刘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天堂与权力》)一书作者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Kagan),他多次被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级百位思想家”.

  • 标签: 《天堂与权力》 世界新秩序 美国 欧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辩护
  • 简介:语言是一种符号或信号运行体系,其所承载的语义应语境的变换而变换.基于这一认识,并通过对《中国文化读本》阿拉伯文译本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一、语义运作到位必要时需超越表层制约,进入深层空间去确定与表层相关的新义位,从而呈现词语表达的异化;二、驾驭语言应简化语体结构认知,前提是把握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为之建立相应的语义框架和句体模式;三、翻译运作应有语言的美学追求,目的语应尽力表现源语言感情节奏.本文进而指出:语义空间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但都相互穿插、套叠共存,是为一大特有的运动复合体.

  • 标签: 语义运行 层面观 语义空间 框架结构 运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