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唐纳德·朗普出任美国总统,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是一个重大事件。'朗普现象'给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本已十分复杂的各种关系。朗普政府就任第一年内即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反映了美国当政的建制派的战略和外交思想,值得重视。中国继续保持稳健而持续的发展势头,努力保持对美关系平稳,其国力及世界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是可以期待的。亚洲多国均在世界的变动中调整定位各自利益,尤其自身安全和发展利益,避免在大国间选边站队。朝鲜核导发展取得突破,国际社会进一步对其加强制裁,该问题仍将是亚洲安全局势的一个焦点。

  • 标签: 特朗普 美国 中国 亚洲
  • 简介:唐纳德·朗普自宣布竞选美国总统以来就争议不断,他的当选打破了美国选举历史上的诸多惯例,形成了'朗普现象'。一般认为,朗普的当选是美国民粹主义崛起的表现。实际上,美国的民粹主义最早来自美国首个具有民粹主义特性的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以及他所代表的杰克逊主义。'朗普现象'与其说是美国民粹主义的代表,不如说是杰克逊主义在美国的又一次崛起更为贴切。了解和认识美国民粹主义中的'杰克逊主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朗普现象'。

  • 标签: 主义特朗普 杰克逊主义 特朗普现象
  • 简介:公共外交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外交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见仁见智,但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这一新兴理论出发分析公共外交原理的研究并不多,这就为拓展公共外交的建构主义理论范式创造了可能。作为建构主义的代表学说,温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解释公共外交的原理:国际体系的规范结构催生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反作用于规范结构,而这一过程所建构的新身份界定国家利益。这一分析为中国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

  • 标签: 原理温特 外交原理 建构主义理论
  • 简介:最近几年,中日关系十分不稳定,但民间交流并未中断.越是官方外交困难的时期,民间交流就显得越重要,更值得重视.小岛康誉原本是日本一名珠宝富商,阴差阳错喜欢上新疆并削发为僧.30多年来,他为新疆发展投入几乎所有的财力和精力,被《人民日报》称为“当代的阿倍仲麻吕”.他积极在日本推介新疆,成为新疆的老朋友,中国的国际友人.他的经历,就是一部精彩的公共外交个人史,对当前的公共外交工作有启发意义.

  • 标签: 日本 中国 情怀 僧侣 《人民日报》 民间交流
  • 简介:第一代本土以色列作家大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登上文坛,亲历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和随之而来的第一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49年1月,所有参战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议。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以色列险胜。以色列人虽然赢得了抵抗阿拉伯战争的胜利,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和平。第一位土以色列作家伊兹哈尔描写战争的短篇小说《俘虏》与《赫伯特黑扎》在证实本土以色列人作为战士的新身份的同时,又没有回避其内心的孤寂、悲凉与道义冲突;而另一位土以色列作家塔木兹的短篇小说《游泳比赛》则艺术化地展现出一种反战思想。

  • 标签: 1948年战争 第一代本土以色列作家 道德冲突 反战小说
  • 简介:《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赵可金著,2007年)是中国第一公共外交学术专著,具有理论原创性、问题前瞻性、见解独到性和材料丰富性四个鲜明的特点,从外交理论创新的角度出发,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考察了主要国家公共外交(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印度、挪威、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的历程、特点与发展

  • 标签: 理论与实践 公共外交 学术专著 中国 2007年 沙特阿拉伯
  • 简介:以神华集团追踪开发塔温陶勒盖为案例,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分析了项目开发面临的障碍,指出能源合作要跳出能源看能源,注重加强文化交流与人才培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争取有利舆论氛围,最终实现共享双赢的局面。

  • 标签: 中能源 合作塔 塔陶勒盖
  • 简介: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人唐纳德·朗普赢得了美国第58届总统大选,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朗普的当选,即使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朗普都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他的竞选诺言会不会一一兑现?他能否做到“让美国再次伟大”?他会不会把美国带回孤立主义?他的外交政策将如何推进?对于中国而言,更关心的是在朗普领导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此,本刊约访了长期研究中美关系、曾在2004年采访奥巴马并预测其当选总统的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王冲先生。

  • 标签: 专访察哈尔学会 中国国际关系 中美关系专访
  • 简介:近年来,共青团、全国青联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地深入开展青年对外交流活动,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广泛邀请外国青年来华访问的同时,也派遣众多中国青年出国交流。本刊对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全国青联主席助理万学军进行了专访,希望中国青年对外交流事业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能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领域的公共外交工作有所启发。

  • 标签: 对外交流 公共外交 全国青联 学军 体验活动 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