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公共外交成为维护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全球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为此,奥巴马政府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亲自实践公共外交;美国务院牵头,制定并实施面向21世纪的美公共外交战略和配套举措;美国务院、白宫国安会和国防部等涉外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但是,美国政府骨子里不改变恃强凌弱的本性,不放弃强权外交,其公共外交成效恐怕总是有限度的.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公共外交 政府领导人 国家利益 霸权地位 国家安全
  • 简介:从官方层面和中国驻外外交官的个体角度来看,政府公共外交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娴熟的语言能力、把握国情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自信和主动六个方面.应当通过培训、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行之有效、谙熟国际惯例、懂得对方习惯、了解中国国情、熟悉本国政策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 标签: 能力要素 公共外交 政府 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国国情 国际惯例
  • 简介:在当今信息时代,政治不再局限于军事与经济层面,也与赢得人心的“故事”有关.在传统的认识中,公共外交被简单地等同为宣传和政策的创可贴,集中化的大众传媒是主要手段.非政府组织及其网络的兴起标志着“新公共外交”的崛起.新公共外交强调双向对话,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是“巧实力”武库中的重要工具.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网络 信息时代 经济层面 大众传媒
  • 简介:侨务公共外交自2011年正式提出以来,即备受侨务与外交研究领域的重视,但大多数研究以中央政府为实施主体,部分忽视了地方政府实施侨务公共外交的能动性。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概述地方政府在侨务公共外交领域或许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展现集美区侨务公共外交工作的实践经验、特色理念及相应所取得的成效,并进一步提供可操作化建议。

  • 标签: 公共外交 集美区 外交实践 侨务工作 百年校庆 集美学校
  • 简介:随着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日益受到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有三种身份:作为工具、对象或主体.三种身份的非政府组织正从外交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影响主权国家的外交议程,构建主权国家的国际形象,使主权国家的外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主权国家 国际形象
  • 简介:德和解的成就及其对欧洲和平稳定产生的积极影响被广泛赞赏.德和解堪称公共外交的典范,其开创的青年交流与友好城市机制表明,通过公共外交促进两国公民社会间各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有助于消融历史仇恨,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 标签: 公共外交 法德和解 价值 友好城市 公民社会 伙伴关系
  • 简介:随着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知名度的上升,吸引了大量国际公众的关注,其公共外交功能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已被各国政府广泛用来提升本国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其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较为典型的个案.作为知名的跨区域政府间国际组织,APEC能够聚集强大的国际传播资源,助力成员国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播传统文化.

  • 标签: 政府间国际组织 公共外交 APEC 功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社会知名度
  • 简介: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的发达国家,日本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非政府组织(NGO)。其中,东南亚是日本NGO进入时间最早、活跃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东南亚地区的日本NGO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合作机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资金、智力等方面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NGO在东南亚地区的活动不仅对当地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的东南亚外交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的这一案例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NGO外交提供借鉴。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日本外交 东南亚 中国
  • 简介:《穆罕默德的真实生活》(又名《穆斯林的无知》)通过视频网站在全球广泛传播,并引发巨大争议,引爆阿拉伯世界新一轮反美浪潮,暴露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中内向维度的缺失.尽管美国占据技术优势,但仍旧难以完全主导网络空间.美国国内舆论高度多元,泥沙俱下,其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得以放大,增加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的不确定性,而美国崇尚自由的政治文化又决定了美国政府难以对国内舆论进行有效管理,这构成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的内在矛盾,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 标签: 美国政府 真实生活 穆罕默德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事件
  • 简介:在1923年中国商标的交涉过程中,外国商人组织主张列强参与、“共同管理”中国商标行政,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本国政府的外交立场和交涉过程.而中国商人组织也以外交后援的方式积极参与和抗争,但他们所发出的声音及所起的作用都无法与外国商会相比.通过这一事件,我国工商界应意识到:在处理各种对外经济问题时,需要充分发挥民间经济组织维护会员利益、沟通政府和会员的特殊功能,积极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

  • 标签: 中国内政 商人组织 商标法 交涉 民间经济组织 外交立场
  • 简介:国际交往是多层次、多面向的交往,我国文化、外交等领域国际交往成绩斐然,然作为体现一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法律'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却体现不多,表现平平。我国于1997年正式签署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但自签署以来我国的人权保障问题却屡受一些国家诟病。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全方位多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水平的长足进步,诸多内容已与《国际人权公约》接轨,法律层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因此国际交往中法律的交流我们缺的不是告知世界我们将会如何做,而是传递给国际社会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国际交往 国际人权公约 人权发展 刑事被告人 被告人人权
  • 简介:《完美的幻觉:美国政府是如何选中人权外交的》(美国大都会出版社,2010年)一书首次披露了美国政府如何转化人权理念,巧妙利用人权武器对外开展公共外交的.该书作者詹姆斯·派克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和美国外交关系学者.他的结论是,美国官方所倡导的所谓人权与真正的人权运动理念几乎没有丝毫的联系,美国官方高举人权旗帜,其唯一的目的是利用人权推广自己的全球战略.

  • 标签: 美国政府 人权理念 公共外交 人权外交 幻觉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