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南非最重要的投资国之一.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与金砖国家,中国发展对南投资具有巩固中南传统友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家影响力等多重战略意义.以南非媒体的相关报道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对南投资的舆论环境,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对南投资方式,提高对南投资水平.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媒体舆论 投资国 南非 评价 认知
  • 简介:欧洲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价值。能否借助“一带一路”契机深化中欧关系、推进中欧合作,首先取决于双方对这一战略背景下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认知。根据欧洲智库中国研究网络(ETNC)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欧盟国家对这一战略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因为认知角度的不同导向更为积极或较为保守的态度。中国需要认真倾听来自欧盟国家的声音,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公共外交活动消除误解,扩大共识,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良性的国际舆论环境。

  • 标签: 一带认知 国家一带 报告分析
  • 简介:在中国加速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的双重背景下,越南的“大国平衡”战略逐渐转向以中关两国为核心的“双向制衡”战略并获越共十一大的通过。但此后主张联美制华的强硬派并没有停止与主张“双向制衡”的温和派的争论。为此,越南新领导层实施了《中国工程》来研判中国崛起对越南的影响以统一内部思想。该工程认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未来东亚极可能是中美G2格局,中国为确保复兴大局将力避对越使用武力,因而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使中美相互制约,同时在中国崛起前争取南海争端实现阶段性突破是越南的最佳选择。2014年的中越关系波折即是在上述背景下由越南造成的,但斗争的结果是越南重回“双向制衡”路线。

  • 标签: 中越关系 双向制衡 中国工程 981事件 反华骚乱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一带一路"的两大重要支点。本文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工程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防止两大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烂尾楼工程的观点。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巴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烂尾楼工程” 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