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保护国民合法利益的重要救济手段,毋庸置疑他们的重要性。本文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为视角来说明只有二者合理衔接才能更好的保护和救济国民合法权益,本文阐述它们二者衔接的必要性和现状,并从证据、适用范围、程序三方面来分析完善。

  • 标签: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诉讼衔接
  • 简介:制定一部完整的行政程序法,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然而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出于制定法律的谨慎考虑和多变的实践状况,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程序法。但是,这些主客观因素,远远无法阻挡我们努力制定行政程序法的脚步,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 标签: 行政程序法 程序合法 程序正当
  • 简介:财政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为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

  • 标签: 行政成本 财政收入 数据表 财政部
  • 简介:最近,有一个省经过严格的清理发现,全省三级政府部门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多达1万余项,仅用于这些活动的经费每年就数以亿计。其中,不少项目是巧立名目、没事找事,多数活动属于“上午来,下午走,中午一餐酒”,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浪费 行政 政府部门 表彰活动 实际意义
  • 简介: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 标签: 事业单位改革 分类推进 生产经营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 行政职能 公益服务
  • 简介:证据衔接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我国特有的行政一犯罪二元体制划分的必然结果。2012年3月,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行政执法过程中所形成的证据材料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行政执法程序与刑事司法程序的衔接是必要的,而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则是这两种程序衔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诉讼证据法的视角,对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问题进行粗浅的探析。

  • 标签: 行政证据 刑事证据 证据衔接
  • 简介:1月18日,针对娃哈哈集团反映缴纳500多种收费的问题,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作出回应:2015年娃哈哈集团及所属企业有支出数据的实际缴费项目为317项,剔除重复计算后,实际为212项;核查过程中也尚未发现乱收费问题.

  • 标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娃哈哈集团 乱收费问题 行政 社会 所属企业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实现这样的改革目标,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 科学 权责统一 行政体制 廉洁高效
  • 简介:鉴于行政法的传统理论基础控制论和管理论从本质上存在着失衡,法学界人士在行政法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寻求全新的行政法理论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罗豪才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平衡论,对整个法学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平衡论角度出发,浅析行政法律关系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就对两者之间潜在的隐形矛盾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建议。

  • 标签: 平衡论 行政法律关系 联系
  • 简介:单位”在《民法通则》所构建的监护制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享有监护批准权、监护指定权、撤销监护申请权,并具有担任监护人的资格。这些角色的设置是由《民法通则》出台时中国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随着“单位体制”弱化所带来的“单位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此消彼长,“单位”的类型渐趋多元,“单位”的社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单位”在监护制度中的作用也已随之发生变化。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回应这种变化,对“单位”在监护制度中的角色做出适当调整。

  • 标签: 单位 单位社会 监护 民法典
  • 简介: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的审查强度,存在合法性与合理性标准的争议。附带审查制度应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合理性审查为例外。合法性审查基本内容包括权限合法性、内容合法性与程序合法性。

  • 标签: 行政规范性文件 司法审查 审查强度
  • 简介: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之中,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部门的执法行为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学理基础入手,分析了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的几点标准。

  • 标签: 抽象行政行为 司法审查制度 审查标准 学理
  • 简介:200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后,试点省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均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起草了实施方案,但受多因素限制,目前各试点省市进展缓慢。综合来看,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 试点方案 2009年 社会保障部 工作人员
  • 简介:按照传统的行政法学的基础性理论,行政的裁决权属于一种行政权,对于行政裁决存在不服的情况下需要按照行政诉讼的程序提起诉讼进行裁决。但是这一种认知必然会导致相关制度的建构存在偏差,逐渐远离当代纠纷解决机制。从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角度来看,行政裁决权原则上属于司法权,但是裁决属于当代委任司法制度的关键性内容,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可以更加清晰的明确司法诉讼与行政裁决的关系。对此,本文简要分析行政机关裁决民事纠纷的性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行政机关 民事纠纷 性质
  • 简介:非诉行政执行裁定是我国司法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强制法》正式确立了该制度,但其中规定'三个明显'的审查标准过于抽象,使得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上存在诸多难题,本文将剖析制度现状追根溯源,对改革路径提出完善建议。

  • 标签: 非诉行政执行 裁定 审查标准 救济渠道
  • 简介:随着2014年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新修订,行政诉讼法总则部分第一条所体现的行政诉讼法的功能也有所改变。本文尝试通过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前后的对比分析,以得出新行政诉讼法的功能的定位的结论。

  • 标签: 行政诉讼 本质功能 目的功能 定位
  • 简介:匈牙利为致力于从警的年轻人或在职人员提供三种培训:一是中等教育,由四所警察中学为未来的警务行政人员提供基础培训;二是高等教育,由国家行政大学为未来的警务执法人员及中层管理者提供培训;三是领导力培训,主要为警察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提供培训。

  • 标签: 国家行政 执法人员 匈牙利 大学 基础培训 学部
  • 简介:为了克服刑事诉讼中重新搜集证据的困难,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诉讼效率,有效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新刑诉法增加了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搜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然而对本条文内容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以下进行具体分析。一、从立法目的理解'可以作为证据

  • 标签: 行政证据 证据诉讼中 诉讼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