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谋求建立地区永久合作机构的运动将受到几个层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地区主义受到国家能力的限制.一般来说,弱国与弱国不会成为很好的伙伴.在地区层面上,人们普遍认为霸权能够产生坚固的合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寻求建立使其主导地位制度化的地区机构而其他地区国家则寻求避免不顺从的代价;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选择抵抗,它们的反霸权行为将阻碍正式或非正式地区机构的发展.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也有助于促进合作,而缺少这种互补则可能减少追求合作并使之制度化的动力.另外,跨边界资源(如水资源)的共享也会导致合作或者竞争.跨国挑战的出现(如恐怖主义、毒品交易、移民、环境恶化等),也会使国家在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选择加强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这样的挑战也将激起其他一些国家的敌对反应.在跨国层面上,共同的文化价值也将促进合作.没有共同的文化或更有甚者--重要文化差异的存在也是阻碍合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地区主义 合作机构 国家能力 中亚 美国 经济互补
  • 简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9月13日在欧洲议会全会上发表年度“盟情咨文”,提出要设立新的欧盟投资审查框架,对外资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 标签: 欧盟委员会 审查 外资 欧洲议会 投资
  • 简介:如果法国国内新一轮改革顺利推进,6月底举行的欧盟峰会能就改革方案问题达成共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无疑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上台满一年的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10日在德国亚琛,接受了旨在表彰促进欧洲一体化人士的查理曼奖。马克龙能够获得这一在欧洲认可度影响力颇高的奖项,是因为他上任以来多次呼吁推动欧盟整合与重塑,为未来“新欧洲”描绘了一个“强有力的愿景”。

  • 标签: 欧盟 法国总统 新欧洲 方案问题 影响力 认可度
  • 简介: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 标签: 美国 全球战略 发展过程 政治经济形势
  • 简介:10月18日子夜时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座风格怪异的建筑物里——它曾是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主会场,连续开了近6个小时会议的欧盟27国首脑们长舒一口气。他们心里清楚,自己正在书写一段新的历史:取代欧盟宪法条约的《里斯本条约》刚刚在他们手上诞生。

  • 标签: 欧盟宪法条约 主会场 世博会 建筑物 葡萄牙
  • 简介: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98年第4期发表了马瑟斯·加伯尔的文章———《超国家管理的持久力:对欧盟的合伙论分析》。作者通过合伙理论(consociationaltheory)的研究模型与欧盟政体的类比,分析了欧盟管理长期稳定的原因欧盟计划中的改革可...

  • 标签: 欧盟成员国 亚文化 长期稳定 欧洲一体化进程 政治权威 欧洲议会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中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发生制度变迁后,力求早日融入西方世界,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口号是“回归欧洲”,其核心内容是参加北约欧盟。二、苏联解体后,原来在东方阵营的中东欧国家成为一片需要“填补”的真空地带。在欧洲格局的变动中,美国欧洲的西方强国都力求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北约欧盟都积极地制定其东扩计划,“东扩”势在必行。三、制约欧盟东扩的两个因素:一是欧盟正面临着内部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二是对将被接纳的“东扩”国家来说,如何达到参加欧盟的基本条件问题。

  • 标签: 欧洲联盟 向东扩展 发展前景
  • 简介:欧盟东扩在今年5月1日将再次进入收获期:东欧10个申请国正式加入.这个号称"富人俱乐部"的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也将从目前的15国一下子扩至25国,人口总量将从目前的3.8亿增至4.5亿.欧盟一方面为自己阵营的扩大欢欣鼓舞,但同时又被随之而来的移民潮所困扰.

  • 标签: 欧盟 移民政策 社会救济 移民问题 劳动市场
  • 简介:美国从1941年开始实施曼哈顿计划(即研制原子弹的计划),1945年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耗费20多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之后,科学家们准备进行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最初设想对德国使用这种新武器,但还未及使用,德国就被打败了。因此,随着杜鲁门1945年4月入主白宫,美国政府便决定利用原子弹进行威胁,以便迫使日本投降而无需美国军队攻入日本本土造成

  • 标签: 原子弹 杜鲁门 苏联参战 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 波茨坦会议
  • 简介:欧盟邻国政策是克服其在2004年“爆炸式”扩大后面临的扩大疲劳症管理外部边界两个困境后产生的。在结构上方法上,欧盟邻国政策明显地借鉴了扩大政策。欧盟邻国政策是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地区实践,具有差异性、双边性与联营性等特点。在实现繁荣、稳定、良治的目标上,尽管欧盟邻国政策不像扩大政策那么有效,却是必要和有潜力的。

  • 标签: 地区政治 欧洲 欧盟 邻国政策
  • 简介:冷战结束后,欧盟国家周边战略的基本格局是"向东扩张、稳住南方",在将中东欧国家先后拉入联盟的同时,与南地中海国家建立"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试图使用"接纳"的手段维持南地中海国家的稳定,同时推动其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进程。2011年后,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东北非国家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变局,利比亚叙利亚陷入内战,伊斯兰极端势力兴起,南地中海地区由此失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试图通过强化"伙伴关系"重新控制局面,但很快就发现行不通。目前,欧盟正在对其后冷战时代的中东北非战略进行反思与调整。解析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后冷战时代西方国家的扩张性已经受到遏制,世界将愈加明显地进入多极化时代。

  • 标签: 欧盟 中东北非战略 中东欧国家
  • 简介:欧盟每次扩大都会增加自身的差异性,欧盟希望建设一个超越民族宗教的多元社会.加入欧盟是土耳其长期的主要的对外战略目标,接纳土耳其入盟也符合欧盟的长远战略利益.但是欧盟认为,土耳其目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距离欧盟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土耳其入盟的时机并不成熟.

  • 标签: 土耳其 欧盟扩大 障碍因素 多元社会 对外战略目标
  • 简介:欧盟在外交政策方面仍签未实行超国家体制,外交政策主要受内部大国的影响,但需要各成员国的一致决定。通过2003年底出台的《欧盟安全战略》可以看出,欧盟正在对外战略方面逐步形成新的共识。

  • 标签: 外交战略 外交政策 国家体制 安全战略 对外战略 欧盟
  • 简介:美国学者罗斯基分析中国改革的经验启示杨雪冬编译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G。罗斯基在《中国季刊》1995年1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改革经验的启示》一文,分析了中国改革的经验启示。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一、改革的经验1、历史的作用。作者认为,中...

  • 标签: 中国改革 经验和启示 美国学者 商业银行 初始条件 罗斯
  • 简介:近年来,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未尽,伊朗核问题又浮出水面。欧盟积极介入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进程,意在掌握中东和平进程的主导权。大国伊朗间日趋激烈的政治博弈,使伊朗核问题大有一发牵动全局之势。欧盟对伊朗外交政策的摇摆不定,伊朗政府的强硬核立场,使得欧盟的斡旋能力大打折扣,欧盟在外交上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外交政策 欧盟 中东和平进程 伊拉克战争 中东地区
  • 简介:美国的国会季刊出版公司1998年出版了一本《政治革命百科全书》(TheEncyclopediaofPoliticalRevolution),主编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克·A.戈德斯通。该书除序言、导言外包括300多个大的条目,涉及1500年以来至20世纪末全世界的重要革命事件、革命人物与革命相关的概念。关于选材标准,戈德斯通在序言中写道,革命事件本身是千差万别的,人们很难将革命同起义、造反、内战、抗议运动、革命政变、改革运动等类似事件区分开来,革命其实与这些事件交织在一起。为此,该百科全书在选材上只注意了以下两个宽泛的特征。第一,发生了非常规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一个社会中强制

  • 标签: < > 书评 戈德斯通
  • 简介:“欧洲左翼党”是欧洲各国共产党左翼政党力图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希望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产物。欧盟在政治体系社会体系层次上发生的变化,激励促使欧洲国家共产党左翼党在欧盟层面上加强合作,“欧洲左翼党”的成立发展是这种合作的表现,各党政治目标策略在冷战后的调整以及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网络方面的合作实践也为它们成立“欧洲左翼党”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左翼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共产党左翼政党在欧盟层面上的合作有了具体的内容计划,为欧洲左翼运动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 标签: 欧洲左翼党 欧盟政治体系 欧盟社会体系 欧洲一体化 左翼运动
  • 简介:德国周报2004年第19期(4月29日)头版发表约阿希姆·弗里茨-凡纳姆的文章,驳斥反对欧盟扩大的五种看法.此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成员加入欧盟所要付出的代价老成员不得不接受新成员的原因.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欧盟 扩大战略 自由贸易区 环境污染 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