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志愿服务统计信息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志愿服务统计指标的设定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本文设计了志愿服务统计指标体系,提出志愿服务的核心统计指标。本文认为,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时间、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间、志愿服务参与率、志愿服务组织数量是志愿服务统计的核心指标。针对志愿者注册率和志愿者活跃度两个指标共用的缺陷,本文建议用志愿服务参与率一个指标衡量居民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实践对志愿服务参与率的内涵做出了清晰界定。

  • 标签: 志愿服务 统计 志愿者人数 志愿服务参与率 志愿服务时间
  • 简介:当前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人数激增、类型多样、危害严重等特点,亟待予以积极治理。采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剖析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沉疴症结,阐明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征,探究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身心的关系,洞察不良文化泛滥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缘由,并通过严格源头控制,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落实制度保障,管控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加强心理疏导,纠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系统化防控策略,以期有效抑制此类犯罪的多发态势。

  • 标签: 未成年人 犯罪 网络 治理策略
  • 简介:"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的青年发展领域为依据,以中国14-35岁青年2015年度发展状况为主要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法律年鉴2016》、以及《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16》等全国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涵盖青年人口、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姻、青年就业、青年政治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年社会保障(残疾青年发展)、青年留学、女性青年和少数民族青年共12个方面。

  • 标签: 青年人口 青年发展 统计报告
  • 简介:青少年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走向,青少年能否积极健康成长,对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故而统计2000—2015年间的青少年犯罪相关数据,探究青少年犯罪的真实情况,进而以最小二乘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16、17、18年的青少年犯罪相关数据,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为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提出参考意见。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最小二乘法 预测分析 犯罪预防
  • 简介:追踪研究设计在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设计可以分析某个特质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或者不同个体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在梳理儿童青少年研究中基于追踪设计常用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交叉滞后分析、多层线性模型和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等统计方法后,提出了一些在其他领域追踪数据中使用的方法,如时间序列中的随机线性动态系统和生存分析法,为未来我国开展儿童青少年的追踪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追踪研究方法 方差分析 交叉滞后分析 多层线性模型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 简介:规范研究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不同于“规范理论”的价值分析,本文提倡对国际规范的意义结构进行科学考察,以深入探究规范现象的客观本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规范应被视作集体共有的行为准则,具有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限制和建构)两种不同的作用模式。作为非因果作用模式的重要类型之一的建构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体现为对行为体原有行为观念的重构或取代。本文还对质疑规范的功能性分类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性分析

  • 标签: 规范 因果作用 建构作用 限制性规范 构成性规范
  • 简介:美国战略东移,在西太平洋地区给中国带来新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仅谈"战略合作"是不够的,要从矛盾分析入手,对其加以综合研究。目前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海上霸权美国中国的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中,日本中国的矛盾并不是次要矛盾,而是中美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了日本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化解了美国挑战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支点。尽管今天的历史条件及中日力量对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敌强我弱的大势亦有松动但仍无根本转变,毛泽东"熬时间,不伤元气、不搞孤注一掷"的方针对于中国争取西太平洋斗争的胜利仍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西太平洋地区 中美关系 中日关系
  • 简介:两岸建立共同市场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整合的时代浪潮,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两岸共同繁荣的现实条件。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要根据两岸的具体情况,主要通过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及全方位的经济整合三个步骤来完成,既要体现包容性,也要反映出渐进性。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应该从新功能主义吸取理论营养,也要从欧洲整合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借鉴。

  • 标签: 地区与国别政治 两岸共同市场 新功能主义 欧洲整合
  • 简介:印尼是东南亚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地缘战略位置、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发展潜力、科技军事实力等,都决定了它是东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一大龙头。过去几年,印尼虽然也受到了美国经济不景气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但其经济在逆势中强劲增长,增长率连续九年保持在5-6%的水平,成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少有的亮点。

  • 标签: 经济发展 印尼 内需主导 东南亚地区 人口数量 经济不景气
  • 简介:青年失业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地区)关注的社会议题。中国台湾地区2017年失业率平均为3.76%,15—24岁青年族群失业率却高达11.92%,远高于日本、徳国、韩国美国。本文基于当前台湾青年就业的政策实践经验,探究青年失业的可能脉络工作理路。研究建议整合'职涯辅导''就业媒合''职业训练'体系,协助青年充分就业,以达到青年培力社会融入的目标。

  • 标签: 失业 青年就业 社会排斥 就业服务 职涯辅导
  • 简介: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一天当中,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而体育课在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育课上的各种事故频发,让很多学校对体育课望而兴叹,甚至取消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体育课内容,体育课俨然成了'烫手的山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体育课上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探索减少事故发生的方法。

  • 标签: 体育 伤害事故 侵权责任
  • 简介: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也进入了新时代。然而,中美关系不会滑入冷战对抗的陷阱,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在表层上呈现为战略性竞争,但在深层结构上呈现为一种制度化协调。决定中美关系未来的关键是能否通过制度化的协调合作来稳定中美关系,推动建立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共同构建竞争合作并存的中美复合体。

  • 标签: 中美关系 战略性竞争 制度化协调 大国关系框架
  • 简介:近年来,我们在教育改造“多进宫”劳教人员的实践中,采用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多进宫”劳教的现象和规律,探索针对性强的改造对策,本文所说的“多进宫”劳教人员,特指被司法机关多次处理,四次以上出入监狱和劳教所的上海籍违法犯罪人员。一“多进宫”劳教人员增长态势迅猛上海市劳动教养收容所自1992年对“多进宫”劳教人员实行集中编队以来,由于“多进宫”劳教人数近几年中持续增长,1996年2月成立了两个中队编制的“多进宫”劳教人员448人。从建队至今的7年里共收容了1402人,平均每年按33.3%的速度递增,其中从1995年底到1998年底共增加“多进宫”劳教人员343人,年增长率高达51

  • 标签: 上海 劳动教养 劳教人员 劳教次数 原因
  • 简介:如何预防、减少大学生犯罪,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本文结合2007年至2009年针对西安大学生犯罪的调查,主要对西安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作出分析,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教育对策提出相关看法。

  • 标签: 西安大学生犯罪 原因分析 教育对策
  • 简介:“凤凰女”指的是那些通过高校招生进入城市学习并且在毕业之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女性。本文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对于“凤凰女”的生存、择偶、婚姻、舆论方面的困境进行了一一揭示。因其女性的身份与人际关系网络的缺乏,“凤凰女”在求职市场上是弱势群体。因其年龄的劣势、家庭的劣势、性格的劣势,“凤凰女”面临着择偶的难题。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凤凰女”面临着经济压力、子女教养难题、家庭地位不对等、婆媳矛盾尖锐等问题。公众及其亲人对于“凤凰女”的困境缺乏理解同情。

  • 标签: “凤凰女” 生存 择偶 婚姻 舆论 困境
  • 简介:本文根据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和2010年代法国专业机构对法国青年价值观四次调查结果从四个角度共十一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发现三十多年来法国青年的价值观在演进变迁中成年人价值观呈现趋同趋势,但是由于性别、城乡、宗教信仰的差别,特别是家庭出身、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法国青年的不同群体在政治认同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纵向比较的发现颇有价值,给人以启示。

  • 标签: 法国青年 价值观 趋同 差异
  • 简介:污名及自我污名文化,比如"屌丝"、高富帅、土豪等话语的流行,是犬儒主义在互联网时代新的表现形式,是现代性的后果,并代表着一种去经典化的社会认同。而大学生作为中国底层阶级的新来源,已成为自我污名文化的代表性群体,这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中的作用受到了挑战。然而,"逆袭"、"土豪做朋友"等又反映了大学生自我污名背后的"反抗"或者矛盾性,自我污名文化的身份表达话语实践存在二重性,体现了文化生产阶层流动背后的多重动机和多重权力关系。

  • 标签: 污名 自我污名 社会认同 身份表达与实践
  • 简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的社会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分动员政府、社会和个体等多元力量的参与。城市青年作为城市生活中一个重要群体,其环保意识和行为对于城市的环境和生态有重要影响,并在不同性别、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特性城市青年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描述性和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其具体的相关性、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这对于从政府层面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环保教育宣传和制度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社会治理 城市青年 环保意识 环保行为
  • 简介:当前,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增加、网络犯罪的出现,以及网络黑客、网络婚恋、网络诱骗等网络伦理问题在青少年中的突显,无不与网络问题息息相关。而与青少年网络侵害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青少年上网成瘾,这不仅导致许多青少年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直接诱因。本文对英美国家与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展现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英美国家与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做出相关比较。

  • 标签: 英美国家 青少年犯罪 网络犯罪 分析与比较
  • 简介:本文从“漂流理论”的视角入手,分析“漂流少年”形成的环境因素和心理成因,指出运用精神分析学,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道德发展等心理学理论,可以识别和预测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原因。运用“漂流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秉持“预防胜于矫治”的概念,对青少年犯罪实施“三层次预防”的模式,加之适当改进青少年犯罪的刑事司法业务,才能收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功效。

  • 标签: 漂流理论 心理分析 三层次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