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立体化的城市航海20年,几乎每年都不止一次去日本,从北海道岛的苫小牧,到琉球群岛的那霸,不但到过名古屋、神户、横滨、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也到过地图上无法标出,新华字典里找不到字的小城市,大大小小的城市到过几十个,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觉得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繁荣,市政建设、交通设施正在钻天、入地、向大海伸展.

  • 标签: 日本 城市经济 交通管理 人文景观 生活方式 电子警察
  • 简介: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议论频见报端。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外国对“中国模式”的解读形形色色、褒贬不一。“西方式的解读”充满着曲解和误读,但也有不少明智人士讲了一些公道话;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希望从中国的实践中找到自己快速发展的捷径。

  • 标签: 中国模式 外国 人眼 发展中国家 解读
  • 简介:习近平主席十八大后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已经是国内热议、国际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了解高职学生眼中的中国梦和美国梦,具体了解高职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理解和认同情况,对中国梦与美国梦区别的认识,以及他们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看法。

  • 标签: 高职学生 中国梦 美国梦
  • 简介: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多于"社会主义"。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已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但对中国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多注重文本的梳理,与现实"对话"不足;个案研究突出,整体性观照不足。我们要用中国学者的主体性态度对此进行审视,进一步拓宽理论视野,以一种积极的、平等的态度与全球学者进行"对话",以期更好地掌握全球范围内中国特9色社会主义研究的"话语权"。

  • 标签: 国外学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语权
  • 简介:本文展现了通过媒体折射出来的非洲当地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多数报道比较客观、公正。非洲人有自己的眼睛和理智,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同时又对长期被殖民的历史心存忌惮,非常注重独立自主。因此,他们需要中国这个贸易伙伴,同时又不无顾虑,特别是当中国只传递出经济巨人这个单一形象之际。因此,他们对中国有肯定和感激,也有否定和指责。针对负面形象,中国最需要的是发展一种国际意识;对于正面形象来说,中国更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作为。两相参照,彼此助益,才能令中非合作之路更为平坦。

  • 标签: 中非关系 中国国家形象 非洲本地视角 中国对非战略
  • 简介:采访时间:2017年9月20日9:30-12:00采访地点: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1号楼607室一我先大概讲讲自己的经历吧!1969年5月23日,我从上海上山下乡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五十五团一营。当时战备形势非常紧张,特别是黑龙江珍宝岛事件(1969年3月2日)之后(我们就是珍宝岛事件后去黑龙江的),黑龙江一直处于"反帝反修"的前线。

  • 标签: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黑龙江 知青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 生产建设兵团 采访地点
  • 简介:王佳明同志来自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个偏远的山村。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他还是北川中学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作为班长,他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组织自救,并和其他人一道挖掘生还者、抢修道路,为抢救生命赢取时间。第二天,在不断的余震中,他带领其他63位同学撤离北川中学,徒步山路几十公里,把同学们安全送到安置点。

  • 标签: 理想信念 同志 5.12汶川地震 北川羌族自治县 简介 事迹
  • 简介:在国内学术界,民主社会主义虽谈不上是理论热点问题,但有关于它的讨论却不时泛起涟漪。然而,民主社会主义自身所信奉的多元化价值观、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在纲领上的不同侧重以及实践中形成的不同模式,使相关理论概念异常庞杂混乱,国内对其讨论中也常常出现某些似是而非的论点。认真研究和讨论民主社会主义,前提在于对其理论和概念的系统把握,而日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概念》一书对此所作的阐明,至少为我们研究和讨论德国版的民主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概念基础。该书是一本专业性的理论词典,之所以说它体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眼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是因为其编者和词条的撰写者绝大多数是德国社民党的学者、理论家或政治家:主编托马斯·迈尔长期担任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艾伯特基金会政治教育学院院长,在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著述颇丰;卡尔一海因茨·克莱尔担任过社民党理事会政策、研究和计划部主任和欧盟地区委员会社民党党团主席,同时对第二国际史颇有研究;苏珊·米勒曾任社民党理事会历史委员会主席,她与书中“工会一概念”等词条的撰写者、另一位社民党学者海因里希·波特霍夫合著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一版再版,公认是德国社民党历史的官方权威读本。词条的撰写者更不乏大名鼎鼎的社民党政治家:长期担任该党主席和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撰写“民主社会主义”词条,《哥德斯堡纲领》经济部分的撰稿人、曾任德国联邦经济合作部部长的艾哈德·埃普勒撰写“增长的极限”、“生活质量”,时任德国社民党理事会环境委员会委员的约·莱内恩撰写“环境政策”,担任过慕尼黑和柏林市长、后来接替勃兰特担任德国社民党主席�

  • 标签: 德国 社会民主党 民主社会主义 第三条道路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