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日前,重庆市人民政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过去两年来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黔江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47个先进集体、吴春等98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重庆市公安局青少年犯罪研究所首次获得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标签: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公安局 青少年犯罪 研究所 表彰 未成年人保护
  • 简介: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志愿者协会紧抓机遇、加快发展,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

  • 标签: 国民心态 和谐发展 健康 崇尚 社会文明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财政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增长21.3%。此前,据国土资源信息,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0%。“土地财政”占全国财收比重高达33.75%。在过去5年中,土地出、止收入总额超过了7万亿元。

  • 标签: “土地财政” 2010年 国土资源部 数据显示 财政收入 土地出让
  • 简介:在民怨纷扰、危机隐伏的局势面前,朝野上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种共同的隐忧。在学界也不例外,在关注敌意因子是如何被引发并积累起来的,自然也会担忧社会敌意因子的增盛会导致社会紊乱。在笔者对社会敌意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样东西,一种可以自发消解社会变革和敌意冲动的力量。即在我们的国民性中有着其他文化并不多见的文化因子——社会懈怠。

  • 标签: 冲突消解 国民性 社会变革 文化因子 敌意
  • 简介:我国从1991年开始制订了民事诉讼协议管辖效力制度,在1992年、2012、2015年四度修正法律制度,令这一制度变得完善。现对制度中效力问题的法律分岐进行剖析,并说明了法律制度完善的方向。

  • 标签: 民事诉论 诉讼协议 法律效力
  • 简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两种重要形式,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又符合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对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 标签: 政协制度 中国 政治发展
  • 简介:一些人认为,“有效的独裁”比国家混乱“更可容忍”。阿拉伯动乱的演变轨迹显示,独裁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避免国家混乱的可靠方式,这种统治最终会因为缺乏社会合法性而导致政权崩溃。国家混乱与专制体制往往相伴而生,这些国家的命运是由内部因素决定的。并且,阿拉伯独裁者在国家内部实施高压专制,导致伊斯兰恐怖主义成为当前全世界恐怖的根源,成为全球第一大危机。

  • 标签: 无政府状态 独裁统治 国家稳定
  • 简介:布什政府的对非政策经过9·11事件后的调整,表现出加强对非关系的趋势。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是美国对非政策的基础。由于中东地区形势的不确定性,美国的能源政策正向非洲倾斜,确保美国在非洲的能源安全将是美国对非政策的又一重要内容。安全、能源、贸易以及援助三位一体是布什政府对非政策的基本框架,其中能源和安全是基础,贸易等内容既是现实利益又是对前两项的保障。实用主义是布什政府对非政策的思想基础。

  • 标签: 布什政府 对非洲政策 国家安全 美国 能源政策
  • 简介:布什政府奉行强硬保守的对外政策;“9·11”事件后,美国并未改变其对外思维方式,没有放弃美国霸权政策;美国将反恐与既有的对外战略相结合,以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的进攻态势来实现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 标签: 布什政府 对外政策 美国 霸权政策 对外战略
  • 简介:法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集中体现了崛起中的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的典型特征。它鼓吹新种族主义,反对和仇恨外来移民;主张封闭的民族主义,反对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宣扬民粹主义,否定现存政治体制,试图用竞选和议会斗争的合法手段颠覆现存制度,与企图用非法手段复辟专制制度的新法西斯主义相呼应。法国国民阵线的选举政治表现说明,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右翼民粹主义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频繁动作,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而作为主流政党,只有及时适应社会和政治生态的变化,不断提出合乎民意的政治议程,励志改革,才能掌握选举政治的主动权,维护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 标签: 右翼民粹主义 法国国民阵线 勒庞 选举政治 民族主义种族主义
  • 简介:法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崛起张建国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欧洲进入了二战结束以来的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新时期。然而,这一新时期的到来也为欧洲国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问题,其中在法国出现的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就是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势力迅速崛起...

  • 标签: 国民阵线 极右翼政党 法国社会 意识形态 极右势力 左右翼
  • 简介: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现状及其战略1994年1月7日出版的联邦德国《议会周报副刊──政治与现代史》刊登了巴黎大学教师帕特里克·莫罗博士的《1994年选举与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战略》一文,介绍了原东德统一社会党的后继组织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现状,并对该党目前的战...

  • 标签: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 资本主义 民主德国 党员 政治发展
  • 简介:2001年布什担任总统美国后,逐步制定了对印度的新战略;明确表示要从质量上提升美印关系,实质上承认印度的核国家地位,将印度视为美国改变亚洲大国力量对比,遏制中国崛起,推动全球民主化,反恐和反扩散的战略伙伴.

  • 标签: 布什政府 印度 美印关系 国家地位 力量对比 中国崛起
  • 简介:全球治理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崭新理论,又是一种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理论。它是对传统政治学所体现的国家统治理念的超越,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发展到全球政治新阶段在政治结构、政治主体、管理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作为一种客观发展进程,它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新形态,是国际规制有效性的现实要求,是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民主潮流的产物。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既对国家主权和政府有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这就是,以治理与善治思想为指导,以公民社会成长为依托,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让市场、国家(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者在各自的作用范围内发挥作用。

  • 标签: 治理 全球治理 全球化 市场 政府 公民社会
  • 简介:<正>一九八○年十一月四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以压倒优势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九届总统。它标志着美国开始了转向保守的一个新的时期。在外交方面,里根推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谋求稳定和改善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近一年来,里根政府正在对美国以往的具体外交政策重新探讨,进行调整。由于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西欧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历来占据重要地位,人们必然关心:在这期间,美国的战略重点是否有所改变;美国对西欧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欧关系还面临什么问题、前景如何?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里根政府 西欧国家 战略重点 苏联 美国外交政策 对外政策
  • 简介:解决农业市场化的问题,订单农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伴随各地对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探索,订单农业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实践中。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以及我国农业市场化仍处于探索阶段等原因,政府在实施订单农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刊记者从山东、海南发回的两则报道,介绍了当地政府在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益探索。

  • 标签: 农业政府 应有所 政府应
  • 简介:<正>1月20日布什作为美国第41届总统进入白宫,美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美国外交动向如何为世人所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布什面临着比里根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有限的资源与力量,他将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在继续其前任的外交政策时作出某些调整。一什么是里根政府的外交遗产,如何评价,美国亦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里根从重振

  • 标签: 布什政府 外交政策 里根政府 对外政策 里根主义 美国外交
  • 简介:长期以来,难民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而近期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则使这一问题再度成为焦点,德国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事实上,德国在冷战期间尚未建立起独立的难民政策。直至两德统一后,为了应对来自中东欧的难民潮,德国政府才开始在国内层面和欧洲层面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推动难民政策的建立与发展。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后,德国国内在难民问题上争论不断,其难民政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 标签: 德国 难民危机 难民政策
  • 简介:文章认为,1995年克林顿政府推出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是对1992至1994年间东亚地区一系列重要事件——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日美同盟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国的崛起——的反应。该战略以“预防性防御”为主旨,反映出克林顿政府要在后冷战时代保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以接触方式因应中国的崛起,以及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愿望。但是“预防性防御”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美国如何落实这些构想,同时,亚太地区变化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也要求华盛顿在推进“预防性防御”战略时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拿捏分寸。

  • 标签: 克林顿政府 亚太安全战略 预防性防御 安全形势 朝鲜半岛 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