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社会主义在波兰失败原因及当前左派的主张郭增麟1989年6月波兰制度发生剧变,政权易帜,为东欧其他国家和前苏联的剧变开了先河。1993年9月执政仅4年的团结工会政府在议会大选中败北,从此开始了由波兰中左派势力执政的时期。但波兰继续沿着剧变以来的方向前...

  • 标签: 社会主义 波兰统一工人党 团结工会 现实社会主义 失败的原因 社民党
  • 简介:在2017年法国大选中,法国社会党不仅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而且在左翼中的领导地位也受到多重挑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法国社会党的失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党内分裂、领袖危机、初选的失控以及政党联盟的脆弱是导致选举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欧洲社会民主党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组织建设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积累的矛盾是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法国社会党 2017年法国大选 党的建设 法国左翼 欧洲社会民主党
  • 简介:去年11月在希腊的雅典举行了以“列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的代表会议。在西方,人们无论对马克思,还是对列宁都持应有的尊敬态度。这也毫不奇怪。在希腊,人们未曾在围墙上贴画有列宁像的招贴画,未曾使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充满列宁的引语,居民也未曾大唱有关亲爱的列宁的歌曲——那里的人们却阅读了列宁的文章,吸收了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并实现了这些思想。其实,它们那里社会主义的东西要比我们这里多。他们也没有拼命地大喊“打倒!”的口号,而是认真地举行科学研讨会。@我国的学者也出席了我说的这次会议,其中包括我非常敬重的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沃多拉佐犬。我愚稍微同造反派们“休战”一下,与这位聪明、严肃的学者谈淡。令我高兴的是,沃多拉佐夫同意了。

  • 标签: 列宁 社会主义 马克思 代表会议 希腊 思想
  • 简介:<正>共产主义国家没有使权力转移的过程制度化。因此在苏联,每当一个新领导人试图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政治联盟时,通常必须极端谨慎地行事。这就是说,主要的经济调整必须有待于政治联盟的正式建立。安德罗波夫当权的十五个月以及契尔年科的继任就符合这一模式。

  • 标签: 苏联 安德罗波夫 政治联盟 权力转移 经济调整 共产主义
  • 简介:<正>一九六五年九月三十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爆发了一次政变。在总统府警卫营营长翁东中校的领导下,处决了六名政府中的军队高级将领,并企图建立一个"革命委员会"来控制国家政权。原陆军战略预备队司令苏哈托为首的右派军人很快镇压了"九·三○运动",逐步剥夺了苏加诺总统的权力,建立起军人政权,印尼共产党人随之遭到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九·三○运动的动机是什么?它的策动者属于哪个政治派别?又得到了谁的支持?评论家们对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既然是考察一个历史事件,就应当把它与前后发生的其他事件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地进行说明。只有作为历

  • 标签: 苏加诺 印尼 平衡政策 民族运动 民族主义 军队
  • 简介:<正>一些年份有划时代意义而被历史记录下来,这些年份是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或结束。这样的年份有1776年、1789年、1848年、1917年和1939年。1989年有希望成为又一个这样的年份。那么到底因为什么它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呢?

  • 标签: 社会主义 转折点 资本主义 历史记录 共产主义 戈尔巴乔夫
  • 简介:<正>俄罗斯哲学博士、《真理报》政治理论部主任鲍里斯·斯拉温教授1993年5月5日在《真理报》上发表《马克思的回归》一文。该文分析了马克思的预见和所犯的错误,认为无论马克思的敌人怎样谈论马克思,他们都不能否认,是马克思第一个发现了唯物史观,马克思能够十分准确地预见人类的发展道路。他认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遭到失败的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而不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他写到,俄国是马克

  • 标签: 社会主义观 马克思 俄国 唯物史观 斯大林 社会主义模式
  • 简介:美国杂志2001年夏季号上发表了大卫·科茨的题为的文章.文章认为,俄罗斯新有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他们建立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一种源于前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非资本主义的掠夺/榨取制度,它只进行盗窃和投机,而不致力于生产、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它的出现造成了俄罗斯持续的技术退步、人口的灾难、独裁统治和持续的国家解体.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俄罗斯发展 发展资本主义 大卫·科茨俄罗斯
  • 简介:<正>小此木雪问(以下简称问):(1991年)9月6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接受ABC(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彼得·詹宁斯的电视采访时宣布他们的社会主义模式已经失败。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回答?P·斯威齐答(以下简称答):这只能说那种试图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在实践中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依据那个特殊的历史经验来判断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我认为这

  •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戈尔巴乔夫 苏联 斯威齐 资本主义
  • 简介:现实生活中,刑事犯罪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这样那样、或轻或重的破坏,如何修复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的所引起的现实危害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的社会发展主题即构建和谐社会,法治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结果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关乎到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这是对刑事司法功能的重新定位,即刑事司法的功能不仅仅是惩罚犯罪分子,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更重要的是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对于危害结果的消减后所到达的状态,一直存在争议,其能否被完全消灭还是削弱,将做一番论证。

  • 标签: 危害结果 社会关系 侵害
  • 简介:摘要:2011年5月以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丧失了在西孟加拉邦长达34年的执政权,社会支持基础基本全面丧失。从短期看,2007年后的三大事件构成选举失败的导火线。从长期看,印共(马)引以为荣的功劳簿已经过时,且面目全非;新经济政策对其选民基础来说是得不偿失;长期与议会民主不协调的执政方式及其对自身政治纲领的偏离使印共(马)自毁江山。

  • 标签: 印度 印共(马) 土地改革 潘查亚特 新经济政策
  • 简介:"9·11"事件和以勒庞为代表的法国极右势力的崛起这两件大事突出反映了当代全球化的矛盾,对于今后欧美的政治潮流、全球化的走势、"第三条道路"的命运都预示着重大的转折."第三条道路"的失败迫使社会民主主义重新检讨自己的政治定位:向新自由主义全面妥协,已被事实证明不是出路.开展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在思想、理论和政策上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是社会民主主义新世纪变革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全球化 第三条道路 “9·11” 极右势力 新自由主义
  • 简介:工读学校“去工读化”现象是指一些工读学校淡化“工读”色彩,偏离“工读”定位,向普通学校靠拢,不少地方政府忽视工读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现象动摇了工读学校独立存在、独特发展的基础。分析这种现象及其原因,有利于坚持工读学校的教育定位,促进工读学校健康发展。

  • 标签: 工读学校 去工读化 原因 对策
  • 简介:对政党的冷漠情绪是指在肯定政党对于民主的基本作用的前提下,当代欧美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政党及其政治家的不信任感和冷漠情绪。产生这种情绪的直接原因是人们普遍感到自己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政党追逐私利,更进一步还可以追溯到政治体制和政党发展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包括对政党和政治变迁的不同看法和对政党的过高要求等,尤其是政治个人化、职业化和政党内部的民主争端等,都可能导致人们产生对政党的矛盾情绪。

  • 标签: 欧美 政党 冷漠情绪 政治职业化 党内民主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残害他人生命自杀现象日益突出,青少年生命意识较为淡漠与青少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既有其自身的心理、生理等原因,又与教育、制度以及舆论引导等三个方面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联。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原因
  • 简介:导致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在斯大林模式下长期成长起来的在各个领域起作用的阻碍机制。这一机制到戈尔巴乔夫进行根本性改革时作用突显出来,最终发展成为政治冲突。主观原因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最后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改革失败是加速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但剧变的根本原因则是斯大林模式丧失了动力机制,这种模式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经济改革 失败原因 苏联剧变
  • 简介:如何预防、减少大学生犯罪,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本文结合2007年至2009年针对西安大学生犯罪的调查,主要对西安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作出分析,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教育对策提出相关看法。

  • 标签: 西安大学生犯罪 原因分析 教育对策
  • 简介:随着环境刑事司法功能的拓展,环境损害修复责任成为环境损害救济的重要方式并获得广泛应用。在环境犯罪中设定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环境效益。但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刑事司法适用存在法律依据不足,裁量因素不明,实施成本不廉等问题。建议通过明确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法律依据来有序推动环境损害修复责任的适用,规范环境损害修复责任适用的司法裁量,并通过刑事和解、案件审理专门化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刑事司法适用。

  • 标签: 刑事司法适用 损害修复 环境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