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0月10日,由美国野外机器人技术中心研制的“北极星”月球公开亮相。这种月球有望于2015年10月搭乘火箭登上月球,执行水冰勘探任务。水冰是未来月球探险家的水、燃料和氧的来源.能够帮助探险家建造月球基地。

  • 标签: 北极星 月球 技术中心 探险家 机器人 勘探
  • 简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力量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速。美国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及其主导的美元体制、欧洲整合模式及其支撑的地区单一货币(欧元)体制,乃至以“日本制造”为支柱的“日本式经营模式”受到怀疑。

  • 标签: 第二幕 全球化 国际金融危机 市场经济模式 新兴经济体 多极化趋势
  • 简介: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江津中于2012年3月22日下午在学校大操场举行了法制安全报告会。江津区青少年维权岗的负责人、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李素梅检察官为全校近5000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法制知识课。报告会由胡才富副校长主持。

  • 标签: 法制意识 江津区 报告会 安全 自我保护能力 违法犯罪行为
  • 简介: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再次“大修”。连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这样一部程序基本法,被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被称为“宪法适用法”或“动态的宪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关乎公权力配置与私权利保障,因此关注刑事诉讼法修改,就是关注公民自身。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大修 十一届全国人大 权利保障 权力配置 宪法
  • 简介:“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是南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委联合举办的一项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2009年第一届活动启动,重庆组织17个区县1500所学校10万青少年参加。

  • 标签: 教育活动 青少年 普法 关爱 重庆 仪式
  • 简介:在域外立法例中,有犯罪事实但不负刑事责任的少年被告人被误捕、误判后,享有或部分享有国家补偿请求权。这是因为司法误认是司法权运用中难以避免却又务必容许的风险,基于分配正义的原理,应该由社会成员公平分担被误认被告人的牺牲利益。我国《国家赔偿法》第19条第()项关于免责事由的规定不仅剥夺了少年被告人的赔偿申请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司法赔偿的成功申请,上述规定有违未成年人特别保护刑事政策。因此应在《国家赔偿法》相关条文基础上,建构与完善无过失责任的少年被告人刑事补偿制度,同时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去平衡刑事补偿个案中社会文化观念与被告人权利救济之间的冲突。

  • 标签: 少年被告人 刑事补偿 国家赔偿 特别牺牲
  • 简介:“镇关西”郑屠是《水浒传》中一个臭名昭著的恶人,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其实际上是作者为渲染主人公鲁达而设置的铺垫人物,以他们的“恶”和英雄除暴安良的行为来衬托主人公的正义感和英雄气概。从社会现实来看,郑屠是名副其实的一个“恶霸”,在当今社会我们称之为“恶势力”,正如我国《刑法》第294条中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描述:“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这类人也许是法律如是表述的原型。

  • 标签: 流氓恶势力 《水浒传》 人生启示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覆灭 社会生活秩序
  • 简介:研究发现:14—16岁少年罪犯占总人数28%、绝大部分案件被害人无人身伤害、五年来法院罪名变更率为零,造成少年抢劫案定罪率虚高。从点上分析,重点选择若干典型案例,从少年犯罪人动因和暴力程度等诸多剖析,以区分少年抢劫、寻衅滋事等罪名法律适用。处理少年强索案件时,司法人员应查明犯罪动因、甄别暴力程度、把握发案时间、地点及团伙等特点,尽可能司法分流和区分案件的主从关系,同时对少年罪犯还应坚持相称原则、宽宥原则以及非监禁处遇原则,坚持主客观一致原则,准确定罪,综合判定。公检法三机关应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采取相应对策,不以拘留、逮捕率;批捕、起诉率为工作指标,不以顾及关系而“消化”结案,从而可以解决上述罪名定罪的倒挂现象,以期回归到合理的区间。

  • 标签: 少年抢劫 少年强索 少年暴力 少年犯罪甄别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