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谋求建立地区永久合作机构的运动将受到几个层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地区主义受到国家能力的限制.一般来说,弱国与弱国不会成为很好的伙伴.在地区层面上,人们普遍认为霸权能够产生坚固的合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寻求建立使其主导地位制度化的地区机构而其他地区国家则寻求避免不顺从的代价;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选择抵抗,它们的反霸权行为将阻碍正式或非正式地区机构的发展.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也有助于促进合作,而缺少这种互补则可能减少追求合作并使之制度化的动力.另外,跨边界资源(如水资源)的共享也会导致合作或者竞争.跨国挑战的出现(如恐怖主义、毒品交易、移民、环境恶化等),也会使国家在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选择加强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这样的挑战也将激起其他一些国家的敌对反应.在跨国层面上,共同的文化和价值也将促进合作.没有共同的文化或更有甚者--重要文化差异的存在也是阻碍合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地区主义 合作机构 国家能力 中亚 美国 经济互补
  • 简介: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复杂的变幻,俄罗斯是影响其演变趋势的一个关键角色。苏联解体15年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经济上“甩包袱”和在军事上谋求建立集体安全体系(1991年12月-1995年9月)、重返中亚(1995年9月-2001年9月)和谋求恢复在中亚的传统影响(2001年9月至今)。未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仍将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俄罗斯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将会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同时将受到俄罗斯自身实力状况、美国因素和中亚各国内政因素的影响。

  • 标签: 俄罗斯 中亚国家 对中亚政策 集体安全条约 欧亚经济共同体
  • 简介:<正>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古为“丝绸之路”,今有“欧亚大陆桥”之称,是联系东西方、沟通俄罗斯与伊斯兰世界的必经通道,还与通往“石油宝库”中东的东南亚海上航线相联系;同时,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和核原料等重要战略资源。由于这种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重要

  • 标签: 中亚国家 苏联解体 中亚地区 东欧中亚 民族主义 中亚各国
  • 简介: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由于地缘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使得双方的关系复杂且易变。在冷战后双方的身份与地位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俄罗斯面对地位沉沦与美国侵入中亚的严酷现实,表现出了一种不解的中亚情缘。中亚国家则在美俄争夺中亚的角逐中做出了时而靠美,时而依俄的外交选择。那么,在全球化浪潮涤荡世界并形成利益主导一切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在俄罗斯重振曙光初现之际,俄罗斯能重塑中亚领导者的角色吗?变革中的中亚国家是否接受了俄罗斯撑起的保护伞呢?

  • 标签: 中亚国家 俄罗斯 冷战后 情缘 国际关系准则 全球化浪潮
  • 简介: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开始了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其外交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它重要的国家利益。本文首先探讨了印度在中亚的安全利益,即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破坏其战略纵深计划,构筑自己的安全屏障;与中亚国家合作反恐,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同时还探讨了印度进入中亚地区时所面临的与美、俄、中的中亚战略互动与协调问题。

  • 标签: “9·11”事件 印度 国家利益 中亚地区 国家安全 恐怖主义
  • 简介:中亚各国的独立和建国始终伴随着民主政治转型进程,虽然现代民主政治原则在该进程中得以体现,但是落后而稳定的经济状况、民族主义的兴起、精英合法性的存在、传统政治文化的遗留、公民社会的孱弱和极低的民主机制约束等因素依旧制约着中亚各国民主政治转型的顺利进行,各国“威权政治”特征明显。尽管道路曲折,但是中亚各国已经在民主转型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实质民主”终将得以实现,各国也终将会走向现代民主国家之列。

  • 标签: 中亚 转型 民主政治 制约因素
  • 简介:2010年底至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民众抗议风暴短时间内席卷整个北非马格里布地区。这场被西方学者称为“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开端的突变,由于发生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而吸引了各国学者的注意。

  • 标签: 阿拉伯 新疆 中国 中亚 革命 西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