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虽然房市低迷仍在继续,次贷危机阴影笼罩,各界人士仍对美国经济看好。然而,最近的经济数据却显示,美国经济的调整远未结束,形势不容乐观。

  • 标签: 美国经济 经济衰退 经济数据 低迷 房市
  • 简介:二战后,以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为主要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度成就斐然,助益日本成为发达国家。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企业治理模式并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原始创新技术的研发,以致日本陷入长期经济衰退。日本企业治理模式应调整并适应信息革命的要求,积极应对全球化激烈竞争,使企业成为原始创新的强大主体,从而摆脱发展困境。

  • 标签: 日本经济衰退 技术创新 终身雇佣制 年功序列制
  • 简介:次贷风波通过恶化消费现金流、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给美国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短期内美国消费增速放缓,但长期内美国消费并不会大幅萎靡。美国经济在长期内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消费并没有出现长期萎靡的趋势,而具有易变性的投资放缓很可能是造成短期GDP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影响力相对较小且本身波动较大的净出口则不可能对美国长期经济增长造成较大打击。

  • 标签: 美国经济 风波 消费意愿 GDP增长率 长期经济增长 负面影响
  • 简介:对于美国衰退论,笔者认为贸然轻信、过度悲观是危险且有失偏颇的,在美国经济走势分析中有几点值得强调。第一,趋势并未全然确定。市场经济运行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不是一马平川,长期中的起起落落是周期,短期中的上下震荡则是波动,受季节因素、预期易变和突发事件的影响,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出现沟沟坎坎,将短期波动误解为长期周期变化则有以偏概全之嫌。

  • 标签: 美国 极端 经济走势分析 市场经济运行 短期波动 经济周期
  • 简介:美国工会运动历史悠久,经历了曲折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工会出现衰退,主要体现在入会率、罢工数量和影响力以及劳工政治力量等方面。美国工会衰退的成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立法体系、全球化、工会自身因素;美国工会未来发展应采取三个对策。

  • 标签: 美国 工会 衰退 对策
  • 简介:<正>邓小平于1949年至1952年在西南局任书记期间,他的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对当时指导西南局的工作,恢复和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学习和研究他在这一时期经济思想,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在1950年5月就明确指出:“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50年12月他又进一步重申了毛泽东关于“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一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突破以及对列宁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也讲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要发展生产力,但它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也只是把发

  • 标签: 邓小平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经济思想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非公有制经济
  •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会工作遇到了新的问题。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角度分析工会的新定位、挖掘其潜在的核心优势,是工会突破难点、谋求发展的途径之一。

  • 标签: 工会工作 经济分析 新型组织
  • 简介: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转变过程中。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现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趋势向弱化;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体制尚未形成;三大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乏力。由此决定转轨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相对趋缓,客观上要求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 标签: 中国 转轨时期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体制创新 财政政策
  • 简介:<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经济领域里使市场物价保持了相对稳定。据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年3月开始到1952年12月底的3年时间里,以全国批发物价指数为例,1950年3月为100,1950年12月为85.4,1951年12月为92.4,1952年12月为92.6。从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等8大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看,1950年3月为100,1951年12月为94.6,1952年12月为93.7。特别是涉及城乡人民的必需品如吃、

  • 标签: 稳定市场物价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抗美援朝战争 经济管理体制 物价稳定 财政经济
  • 简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粮食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领导,领导“米棉之战”以稳定粮食价格;领导土地改革以增加粮食产量;领导公粮征收以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坚持公私统筹以繁荣粮食市场;领导灾荒救济以改善人民生活,这对我们今天的粮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国共产党 粮食工作
  • 简介: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承上启下、承东启西的核心经济带。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展要求,为长江经济带的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一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建设。

  • 标签: “十三五”规划 长江经济带 “五大”发展空间 “五大”发展理念
  • 简介:“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面临国际国内的挑战,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以中高速度增长的基础还是没有动摇,从某些方面来看,经济增长甚至比之前更加稳固了。促进“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防止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带来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或经济泡沫化,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改革。其一,要完善城市更新的相关制度。其二,要加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力度。其三,要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培训,重点推动智能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其四,加快研究形成鼓励地方政府开拓创新的政绩考核机制。

  • 标签: “十三五”规划 中高速增长 “五大”发展理念 供给侧改革 城镇化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时,主要是熟悉和适应国际规则,期望利用国际经济机制可以提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议程设置、规则利用和制定能力较弱。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但是主要关注点仍然是贸易领域。金融危机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战略也需转型。为此,中国应坚持内外两个大局、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三个方面的统筹。

  • 标签: 中国 新时期 国际经济机制 参与战略 G20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和突破,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 突破创新
  • 简介:民营经济与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同步同调、相互促进。受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引发的民营经济风波和中美贸易战等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处于特殊时期,需要作为特殊角色的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特殊作用。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商会应超越原有的经济服务角色和职能,承担起特殊时期发起政策倡导、监督政策执行、解决贸易纠纷、制定贸易规则与国际标准等特殊角色。同时,特殊时期的行业协会商会也要发挥其特殊作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包括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交易与展贸平台以及产学研平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包括传统产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大数据”引领行业内部产业链生态圈以及行业集群发展与品牌建设;拓展民营经济国际市场,包括组织抱团国际展贸、提升行业国际化进程以及占据国际高端市场。

  • 标签: 民营经济 行业协会商会 中美贸易战 经济下行 特殊作用
  • 简介: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复苏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目标,必须对其所面临的高通胀、房地产泡沫、流动性过剩等风险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及早防范。

  • 标签: 高通胀 房地产泡沫 流动性过剩
  • 简介: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吸收民营科技企业中创业人员、私人创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新时期怎样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新时期 非公有制经济 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