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主张信用权为特别人格权者将《德国》第824条为比较法之重要参照。而从《德国》第824条的形成历史、在德国侵权法体系中的体系地位及其之规范功能分析来看,其所保护的实乃“一般财产利益”,而非人格权。对此,我国信用权立法尤须注意。

  • 标签: 德国民法 信用权 人格权 一般财产利益
  • 简介:民法各分编(草案)》8月27日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婚姻家庭编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以现行婚姻法、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修改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

  • 标签: 民法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 冷静 离婚 社会发展需要 第五次会议
  • 简介:民法的制定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法文化条件.民法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质,而我国的传统社会却严重缺失这种特质.这样,如何在民法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借鉴西欧真正意义上的民法文化,对我国民的制定,不无裨益.

  • 标签: 民法文化 民法典 传统法律文化
  • 简介:在环境保护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已经没有人可以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律也需要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绿化".在目前民法制定的讨论热潮中,很多学者试图对未来的民法进行绿化,而对民法进行绿化的关键在于民事主体①制度.本文从民事主体制度的传统设定开始着手,对于民法和环境法的价值目标和理念进行了剖析,然后从功能和民事主体的本质方面分析了在民事主体制度中反映代际公平内容的可行性.

  • 标签: 民法典 民事主体 环境保护 代际公平
  • 简介: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是衡量和决定民事立法成败的基本标尺。作为民法开篇的《民法总则》遵循了唯物史观,彰显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开启了我国当代民事立法实践的新篇章。随着我国民事立法实践的深入推进,系统的、完整的民法的编纂也必须自觉遵循唯物史观。民法的编纂必须体现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保持法的相对独立性,形成立足于我国实际、展现时代特色、彰显民族特色、集统一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民法,真正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

  • 标签: 唯物史观 民事立法 民法总则 民法典
  • 简介:德国意调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过程和调查方法体系。本文简要分析了德国意调查的历史沿革;探究德国意调查的机构、分类与方法,并简单探讨了民意调查的基本目标和意义所在。

  • 标签: 民意调查 德国 概况
  • 简介:<正>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要从事生产活功,就必须实现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因此,任何生产活动都存在着人与物(财产)的占有关系,这种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就表现为物权制度。在当代各国法律中,物权是一项具有丰富内容并被各国民事立法广泛采用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

  • 标签: 物权体系 财产所有权 物权制度 他物权 我国民法 民事立法
  • 简介:本文从《魏玛宪法》规定的直接选举导致希特勒上台这一史实出发,分析了直接民主的危险性及其原因即:缺乏自我纠错的机制和与法治不兼容。并由此提出了我国民主建设应吸取德国《魏玛宪法》之教训,应坚持直接民主的有限性与渐进性原则。目前重要的任务是完善现行制度下的乡镇、县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制度和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中的直接民主,等待以后条件成熟再扩展至省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和乡镇的民主自治。

  • 标签: 直接民主 魏玛宪法 间接民主
  • 简介:以狄骥的私法变迁理论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发展的历史,虽然也存在他所提到的意思自治之限制、无过错责任以及对所有权的限制等法与社会现象,然而每世人瞩目的、构成当代中国民发展主线的,并不是狄骥所说的私法变迁,而是私有财产保护或公私财产权平等保护和意思自治等私法愿则在中国民乃至在整个中国法律制度中的逐步确立与弘扬。引起中国民变迁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愿固是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私有财产保护或公私财产平等保护愿则;经济运行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催生了意思自治愿则。

  • 标签: 改革开放 民法 财产权平等保护 意思自治
  • 简介:德国联邦司法部公布一份法律草案,要求社交媒体网站及时删除平台上的仇恨言论及破坏他人名誉的虚假新闻等非法内容,否则,将被处以最高可达5000万欧元的罚款。该法律草案规定,社交媒体网站必须设置举报功能,允许用户全天24小时举报网站上的非法内容。一旦举报内容经核属实,网站必须在7天内删除非法内容及其副本。德国司法部部长海科·马斯表示,该草案将作为一项议案的一部分,提交到德国联邦议院,并强调这些措施不会影响德国的言论自由。

  • 标签: 社交网站 德国 法律草案 媒体网站 言论自由 虚假新闻
  • 简介:毛杰在《中州学刊》2016年第10期撰文指出,树立法治信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在当代中国,明晰法治信仰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功能,正视公民在法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着手促进公民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是培育公民法治信仰的可行路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标签: 法治信仰 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州学刊》 基础工程 依法治国
  • 简介:滁州市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距南京50公里,是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南谯区人民法院所辖面积1187.11平方公里,人口32.68万人,现有在编干警60人,内设机构12个,3个基层人民法庭,近3年年均结案2860件。南谯区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在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踏着依法治国的脚步,栉风沐雨地走过了20个春秋,收获了累累硕果。

  • 标签: 人民法院 内设机构 人民法庭 审判机关 依法治国 交界处
  • 简介:国民幸福总值GNH这个新鲜概念来源于人口只有80万的佛教国不丹。不丹原为英国殖民地,1949年独立,1971年加入联合国。它虽是君主立宪的国家,但受西方影响很大,至今仍用英语和不丹语“宗卡”作为官方语言。

  • 标签: 国民幸福总值 GNH 不丹 经济增长
  • 简介: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一种新兴健康服务和管理模式,健康管理在世界各国普遍得到重视,可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的重要举措。健康管理不仅是疾病预防和治疗,而是对整个健康生命周期的健康资源进行提前介入管理。德国健康管理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可资借鉴。目前,我国国民健康管理状况较为落后,人们对健康管理认知度差、接受程度不高,社区服务落实不到位,专业人才匮乏,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和法规。针对于此,应借鉴德国经验,采取如下措施: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管理理念,防患于未然;增加保险项目,加强慢性病预防资金保障;健全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使保障制度化;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尤其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政府责任;促进全民参与,形成健康管理大环境。

  • 标签: 健康 德国 健康管理 慢性病预防
  • 简介:公寓前那条不足100米的路已经修了3个月,但似乎仍望不到完工之日。当时,两辆巨大的城市下水管修理车驶入原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占据了五六个停车位,然后两三位技师就对那条路进行分段式的“开膛剖腹”。

  • 标签: 和谐社会 德国 停车位 分段式 城市 技师
  • 简介:丁宜在11月6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介绍:在德国,老人住不起养老院怎么办?政府掏钱,财政补贴。德国政府根据个人的收入底线适当补贴困难户,减少养老院费用中的自付部分。若老人依然住不起,社会救济部门就会介入,视情况补足资金缺口。以柏林政府出台的“基本规划”为例。

  • 标签: 德国政府 《新华每日电讯》 银色 财政补贴 社会救济 资金缺口
  • 简介:租车、租房、租DVD……德国人特喜欢“租”的生活。现在,德国又兴起一种新的租用方式——租鸡。租鸡不仅可以给租户带来快乐,还可以“收获”鸡蛋。位于下萨克森州阿姆斯镇的乌斯贝克农庄就有租鸡的生意。该农庄提供五种蛋鸡和移动鸡舍的出租服务,也提供现成的围栏和饲料。一整套服务的周租金为75欧元,租期最短两周。农庄主人拉尔夫会根据顾客的需要在其院子里搭建鸡舍。租户平时要给鸡喂食水和饲料,并收集鸡蛋。拉尔夫表示,尽管生意才刚起步,但需求量很大,三套鸡舍和母鸡的出租预约已经排到了年底。

  • 标签: 德国人 拉尔夫 下萨克森 阿姆斯
  • 简介:德国的失业问题沈国梁一、失业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堪忍受的负担近几年,德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而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990年10月德国实现统一时,西方经济正处于衰退大潮之中。但是由于德国统一给德国带来了一个1...

  • 标签: 失业人数 德国经济 失业率 投资环境 西部经济 劳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