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济南战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植根于齐鲁文化优良传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以往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彰显着善谋大势、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济南战役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传承省会济南的红色革命文化,弘扬济南战役精神,讲好济南红色故事,将为全面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工作提供文化源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 标签: 济南战役精神 历史意蕴 时代价值
  • 简介:四渡赤水之战中,毛泽东秉承和运用“十六字诀”游击战略战术的基本精神,以其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能在敌情严重、且战况瞬息万变的情境下,指挥部队在敌兵的围追堵截中,既巧妙避开敌人的主力,又能够寻隙找敌人的弱点进攻,有时故意藏头露尾,藉以迷惑和“诱导”敌人,让敌兵始终疲于奔命,导演了一出活剧,展现了毛泽东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

  • 标签: “十六字诀” 毛泽东 四渡赤水 巧妙运用
  • 简介:在中条山战役中,国民党经营三年有余的中条山地区基本沦落敌手,日军取得军事胜利后,其实际占领也仅限于重要的军事据点和交通线,中条山在无形之中成为军事薄弱地带。战役后,中共利用国民党军整体撤出晋南的契机,逐渐进入到中条山地区。同时,国民党也努力恢复中条山,但囿于蒋阎政治对立的加剧,以及国民党军组织涣散、战术单一、脱离群众的痼疾,其重建之举收效甚微。中共凭藉强大的组织伸缩力、富有成效的根据地建设、出色的统一战线工作与娴熟的游击战术在中条山迅速发展壮大,'取而代之'成为日军新的军事威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条山战役后国民党、中共、日军三者在晋南的迥异走向恰是华北局势演进的重要缩影。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阎锡山 中条山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