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雷山苗族医药是世居当地的苗家人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颇有成效的传统医治知识与经验。2008年6月,雷山苗族医药的优秀代表作"骨折和蛇伤疗法"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古老的苗族医药技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雷山苗族医药,雷山当地文化部门多次组织人员调查、走访苗族村寨和医生,收集基本医理、诊治方法、常用药、苗族验方等资料,调查苗族医生的生活史与行医史,基本弄清了雷山苗族医药的传承现状。

  • 标签: 雷山苗族 苗族医药 骨折和蛇伤疗法 再调查
  • 简介:语西部方言植物名称种类繁多,在植物命名方法上,与其他民族的植物命名制存在"异曲同工"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语的植物命名和分类主要根据植物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效用功能而划分的。语植物名称形象生动的特点是苗族抽象思维在语植物命名和分类中的体现,这不仅表现了苗族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苗族对植物的认知特点。

  • 标签: 民族名物学 植物命名 植物分类 苗语西部方言
  • 简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阿昌族、傈僳族、瑶族、黎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医药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民族医药的传承问题,指出民族民间医生累积的社会地位和当地人的信任是民族医药传承的社会氛围,对医术的习得及借助其获得一定的社会身份则是驱动力。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民族传统医药 民间医生 祖传医术
  • 简介:作为民族文化有机构成要素的茶叶加工技术,必然受制于所处民族文化的制约,同时还得与相关的自然与生态系统相适应,清人刘源长所编《茶史》一书同样也不例外,它具有鲜明的汉文化归属和中原一带的生态环境特征。从跨文化比较视野出发,可见是书所载之汉民族传统茶叶加工技术,与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或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茶叶技术相比,其间差异甚大,但其最终指向却殊途同归,都能够生产出优质品茗。换言之,技术差异的原因既关乎所处的生态系统,更关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最终都能获得异曲同工之妙。

  • 标签: 《茶史》 东苗茶 民族文化 生态系统 茶叶加工技术
  • 简介:清代很多文人用竹枝词这种诗歌记录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文学色彩。舒位的《黔竹枝词》除了记录黔贵少数民族摇曳多姿的风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之外,还具有典雅的风格。

  • 标签: 舒位 《黔苗竹枝词》 风情 典雅
  • 简介:中国学文献已有比较丰硕的积累,但其发展态势和知识谱系究竟如何,却鲜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和总结。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运用当前获得用户广泛好评、比较流行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从发文情况、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作者及重要文献、研究热点主题等方面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文献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的学科领域知识图谱,有助于我们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研究的基本现状、进展、特点和规律,为推进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苗学文献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知网
  • 简介:"三网"是中国开通最早、坚持最久、网友最多的苗族主题网站,其筚路蓝褛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互联网时代苗族人对于"数字化生存"之路的孜孜探索。"三网"这一特殊的田野样本,为研究互联网时代之苗族呈现(representation)和重构(reconfiguration)提供了绝佳的场域和文本,其多重复杂的意义还有待人们发掘和阐释。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三苗网 中国苗族 数字化生存
  • 简介:通过正在进行的多点、合作的西南少数民族医药研究项目,尤其是对女性合作研究的反思试图阐明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与报道人、合作者之间的对知识生产的合作与共谋关系,回顾了马库斯对于人类学合作研究所做出的展望,认为合作其实也是一种共谋,是参与其中的各方共同的想象。

  • 标签: 写文化 多点民族志 合作 共谋 民族医药
  • 简介:明清时期,以木材贸易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冲击着清水江流域的自然经济,推动着该区域向近代文明转型。木材经济对该流域的侗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在它的保障下,清水江流域侗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锦屏、天柱两地的清水江文书中反映了诸多教育问题,从中可以深入探讨清水江流域的教育传统、明清朝廷治边政策对当地教育的影响、木材经济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影响、木商与当地教育的关系、当地教育发展与边陲国家整合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明清 清水江 苗侗地区 木商 教育
  • 简介:从“御宅”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始,分析了动漫迷的生活方式及其群体整合,认为动漫亚文化文化体系,内化于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外在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漫画作品和在公开场合的身体表演。

  • 标签: 御宅 御宅族 动漫 动漫迷
  • 简介:经过多轮扶贫攻坚行动,中国的贫困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而少数民族的贫困表现出多维特征。使用多维贫困方法对彝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1190个农户进行贫困测量,并分析其扶贫政策优先序。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收入贫困、教育情况、健康状况、资产、公共服务等单维贫困测量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农户的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传统测量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少数民族的扶贫政策制定中存在优先序问题,应优先关注多维贫困分解中贡献率高的贫困维度。不同民族的扶贫政策优先序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减贫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优先序
  • 简介:斯科特从东南亚山区农民残酷的生存逻辑中淬炼出以安全为宗旨的"道义经济学",以及兼具客观理性与人性关怀的"生存伦理"。这个以生存保障为核心目标的道德标准体系具有广阔的普适性,甚至可以对几百年前中国西南山区的林业经济诚信形成独特的解释力。18世纪以来,生活于清水江流域的侗民族在崇山峻岭间发展起堪称典范的人工营林,长达百年的林业繁荣正是建立在以生存与延续为要旨的经济诚信之上,而这种朴素与理性的经济行为逻辑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标签: 道义经济学 生存伦理 经济诚信 清水江文书
  • 简介:浅析中国桃文化金宝忱桃树原产于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一种树木,被赞颂为“神木”,花、果、木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文试就我国桃文化的起源、发展,来看桃文化在宗教信仰、民俗事项、审美情趣等方面所占有的...

  • 标签: 中国 桃文化 宗教信仰 民俗事项 审美情趣
  • 简介:评《东方蓝色文化》●郁龙余/著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尽管中国靠海,中国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远航,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①黑格尔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中国人没有海洋意识,不能分享海洋文明的成果。中国人果真...

  • 标签: 蓝色文化 中国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意识 海上贸易 以海为田
  • 简介: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形态,能够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新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借助现代传媒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平等、创新氛围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大众文化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程度的自我迷失,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 标签: 大众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自觉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