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基础,联合脆弱性分析方法,以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农户生计资本为研究核心,探讨自然环境、民族关系等外部性因素影响下可持续生计模型参数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时,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改善对农户选择以旅游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向驱动农户选择'参与旅游'的生计策略,而自然资本的提高对农户参与旅游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 标签: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旅游扶贫
  • 简介:祭社、祭高媒仪式早在先秦时即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习俗,其祭祀的目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产、人口繁衍。它与今天西北地区的“花儿会”在形式、功能等诸多方面类似。秦汉年间的移民实边,将早期汉族的这些节日习俗带到了河湟、洮岷地区,从而使先秦祭社、祭高媒节日逐渐变成“花儿会”的早期形式,并得以延续到今天。

  • 标签: “花儿会” 祭社 祭高媒 遗俗
  • 简介:在我国三江源区的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生态环节就是冻土层,而覆盖其上的腐殖质层和泥炭层又是保护脆弱环境的命根子。因此,在三江源区的人类活动只要不去干扰这种环节,其生态系统就是安全的;如果人类的活动冲击到了这种脆弱的生态环节,就会出现生态灾变。藏族传统生计方式的"不动土的农牧混合经营"、"转场浅牧"与"多畜并牧"以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等,正与三江源生态系统相耦合,使其稳定延续了上千年。可见,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其实质是特定文化对特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 标签: 藏族 三江源区 游牧生计 冻土层
  • 简介:生境影响着一个族群的文化类型,居住在坝区和山地的民族因此具有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和身份标识。作为生境适应的主要表现,生计方式的选择直接反映着族群对于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土卡河村傣族从坝区迁徙到山地的生计变迁和文化模式形成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迁徙后,传统的捕鱼生计在文化调适中得到延续,在橡胶种植之前的数十年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坝区渔民的文化特征,并与周边山地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生境的变迁,土卡河村傣族将种植橡胶作为经济行为的主导,以耕种为主的山地民族文化也逐渐出现在其文化体系中,这一文化体系兼具"渔民"与"耕农"的身份特色。可见,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期,族群的能动性——而非地理生态环境,成为文化模式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山地 生计变迁 文化模式 傣族
  • 简介:黄岗侗族村寨和其他侗族地区一样,也经历过"糯改籼"、"籼改杂"的历史过程,黄岗由于所在地偏僻边远,上述政策的推行都比较晚,这才使得黄岗绝大多数上辈传下来的糯稻品种保存到今天。与此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各种籼稻品种和杂交稻品种,这就构成了传统生计现代流变的一条醒目线索。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地保存完整的传统文化对糯稻品种的保种、育种、传种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延缓了侗族糯稻种植传统生计的现代流变。

  • 标签: 糯稻保种 传统生计 现代流变 黄岗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