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不同于自然科学,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研究周期相对较长,评价方式更加复杂。目前对于人文社科类的期刊评价,因为期刊具有较强的出版周期固定,数量较少等因素,研究相对成熟;而对于学术图书,由于图书发行量大且出版周期不固定等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仍值得进一步讨论。希望对后期资助项目的学术成果的评价实践,能够对图书评价体系的构建做出一些有益的补充。

  • 标签: 图书 评价 后期 资助
  • 简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全国社科规划办每年度组织评选并统一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作品群,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各成果在出版之后的影响力,本文构建了针对《成果文库》成果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设置各指标的意义所在以及各指标数据的来源与量化方式;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果文库》整体影响力评价与单一成果影响力评价的关系,利用2015年统计数据得到《成果文库》整体影响力评价的部分结论,并据此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影响力 评价体系
  • 简介:沿袭至今的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对保护好西南民族地区富集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优良的本土生态法治,内蕴的“生态法治实践价值”,无疑是中华多元法律的文化精华,对促进生态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迪。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环境习惯法 生态法治 实践价值
  • 简介:"基础"(Ground)是皮尔斯早期符号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和"相关物"(Correlate)、"解释项"(Interpretant)一起,共同构成了符号意义过程的三元关系。由于"基础"既是一种抽象,也是一种性质,它究竟是对应的第一性、第二性、还是第三性,符号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艾柯认为"基础"既是一种观念(idea)、一种框架计划(askeletonplan),又是一种被感受到的像似(likeness),因此是第三性和第一性的混杂。索内松则认为,基础是一种"相关原则"(principleofrelevance),一种关系,因此是第二性的。事实上,"基础"是皮尔斯意义三分式中的第一性,它本身是一个三元体,包括意义主体基于经验的意向性、获义对象的品质以及意义主体获得的、基于这二者的感知。在意义过程的第一性中,意义的双向性已经出现。

  • 标签: 基础 第一性 皮尔斯 三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