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正>"库勒"是达语,汉译是柳蒿芽的意思.柳蒿,又称白蒿、水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河岸、沼泽之地,尤以嫩江岸边为最.其出土二寸之许的嫩茎叶芽虽稍苦可作食用.经中医中药学之研究,柳蒿芽有健脾开胃、清火解毒之功能.国家林业土壤研究所鉴定柳蒿之全株含对人体有补益的芳香油百分之零点四七.可见,柳蒿芽是理想的可作食用的野生植物.世居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人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同"库勒"结下了特殊的缘分.远古时候,达斡尔族是一个从事游牧和渔猎的民族,不善农耕.清朝时期,大部分男子征战疆场,在家的妇儒老小更无法耕种土地,朝廷供应的口粮又不能及时运到,加之兵荒马乱,遇到灾

  • 标签: 达斡尔族 柳蒿芽 健脾开胃 林业土壤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医中药
  • 简介:格斡赤斤是蒙古汗国初期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但关于他的死历来存在着"被处死"和"善终"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证,条分缕析,去伪存真,肯定了"善终"说,否定了"被处死"说,并推定他死于1246至1247年之间的寒冬.

  • 标签: 蒙古汗国 帖木格斡赤斤
  • 简介:和亲为不同民族或原来的敌对国家之间以联姻为手段共同谋求和平的方式,它是政治权力中的一种柔和政策,历来为各国所推崇。纳西族氏土司历经元、明、清三朝共22代,承传470年,得益于多方面的不懈努力。笔者认为,氏土司推行的联姻政治、文化和亲便是其重要原因。

  • 标签: 联姻政治 木氏土司 文化和亲 民族文化 民族发展
  • 简介:提起齐德道尔吉(JakhadaiChimeddorji),中国蒙古学界无人不晓。他是内蒙古大学民族学科的创建者,也是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的带头人。他的履历足以证明他曾获得的工作成绩以及他的学术影响力。

  • 标签: 教授 学者 封面 民族学科 内蒙古大学 学术影响力
  • 简介:肃州战役失利后,白彦率领二千多人马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从肃州出发,越嘉峪关,直逼乌鲁木齐,计划同北疆的回民武装汇合,共抗清军。然而,当时北疆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古牧地已被阿古柏匪帮侵占,马明已被拘管,致使妥明、马明联合及民团争取清军共同抗击阿古柏的计划遭到破坏,从而使新疆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政治局面。一百多年前的回族反清首领白彦,不可能认清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没能继承北疆妥明、马明联合清军共抗阿古柏的策略,而采取了投顺阿古柏以抗拒清军追剿的策略。这就是有人给予白彦加上“封建割据”、“分裂祖国”、“叛匪”等罪名的根据所在。

  • 标签: 阿古柏 白彦 同治十二年 古牧地 政治局势 光绪三年
  • 简介:"丁兰刻"是在汉族地区形成的艺术传统,在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传入彝区。从口头艺术的主题上来看,汉族和彝族的丁兰刻传说都是在颂扬孝道,但在情节方面却有很大差异。彝族的"丁兰刻"艺术传统新增了不少语义元素和行为元素。从存在形态上来看,汉族、彝族的"丁兰刻"艺术传统亦有异同。从汉族"丁兰刻"艺术传统在彝族地区传播和变异的分析中,我们认为,汉族"丁兰刻"艺术传统中的优质成分具有跨文化、跨民族和跨区域价值的伦理观念;少数民族对汉族艺术传统不是被动地接受;汉族艺术传统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以及少数民族对汉族艺术传统的选择和改造,是我国多民族艺术水乳交融的体现,对于促进彼此的理解、认同和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丁兰刻木” 艺术传统 比较艺术学
  • 简介:在安多藏区,是否曾有过政教合一制的统治,或曰这个统治早已消灭,近来有所争论。有的根据事实,认为在安多藏区,直至解放前,仍旧存在着政教合一制的统治形式;有的根据国家行政建制,认为这种统治形式,在地方基层行政建置实施之日起,已不复存在。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索,以供参考。

  • 标签: 政教合一制 行政建置 郭隆寺 拉卜楞寺 罗卜藏丹津 行政建制
  • 简介:秦虽然以法家思想治国.但也并不完全排斥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秦法律文书特别是《为吏之道》大量使用儒家伦理道德德目及其实践理论,在秦法律文书中颇多合情合理的条文。然而,对与之相关的焚书坑儒事件以及强大的秦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审视。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法律文书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