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国广大城镇一次新的就业高峰,随着60年代中后期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期已经到来。这次就业高峰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是个巨大冲击,而且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大局。因此,它已成为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人口社会问题之一。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次就业高峰的特点、成因和对策研究,已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 标签: 就业高峰 调控对策 城镇劳动力 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 劳动力资源
  • 简介:<正>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基本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1949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54167万,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7年总人口增至108073万,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8.5岁。38年间人口近乎翻了一番。除1959—1961年困难时期死亡率急剧回升外,1949年到1981年,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高出生率持续稳定,死亡率下降的条件下,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是我国第一次及第二次生育高峰中大部分年份的显

  • 标签: 生育高峰期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
  • 简介:<正>“六五”期间,南海县委、县政府在平洲区搞“间隔式”试点。经过五年摸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基本达到“既要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要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安定团结”的目的。去年五月,王伟同志来广东视察时,鼓励他们继续摸索,做出新成绩。一、“间隔式”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平洲是个大区,20个乡,人口近十万。从一九六五年起就一直是县推行计划生育的“点”。从七五年开始,执行间隔四年、普遍生育二孩的政策,群众够间隔才生第二孩渐

  • 标签: 间隔式 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工作 初步成果 控制人口 南海
  • 简介:基于福建省2977个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个体历时数据,应用Kaplan-Mey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初职时间间隔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男性流动人口相比,女性流动人口离开初职的概率略小,但在初职的时间间隔偏短.在初职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中,初职收入、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家庭迁移类型和流入地城镇等级规模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而家庭抚养比、职业类型、企业性质和来源地类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流动人口 初职时间间隔 性别差异 生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