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正>1990年人口普查10%全国抽样资料,提供了2,056万多名15岁及其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域的未婚状况资料,本文拟依据这些基本数据,并结合1982年普查等有关资料,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人口的未婚状况。一10%资料中15岁及其以上人口合计为81,835,756人,其中,未婚者占25.13%,较之1982年下降了3.44个百分点,反证出1982—1990年间我国人口已婚比增幅较高的事实,即由1982年的71.43%上升到1990年的74.87%。资料同时表明,上述期间我国已婚比与未婚比的变动并非

  • 标签: 人口性别比 平均初婚年龄 百分点 女性人口 已婚 普查年
  • 简介:唐·培得罗和维拉丽亚在帮助胡安尼塔所在社区的妇女解决健康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培得罗和维拉丽亚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有效的作用,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告诉胡安尼塔和她的朋友怎么办,而是帮助她们学会如何自救。

  • 标签: 自救 妇女 健康问题 维拉
  • 简介:《联合早报》五日报道,新加坡妇产科协会在今年一月至二月透过问卷向西南社区的二百六十八名十六岁至六十岁的妇女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她们对家庭和生育的看法,以及怀孕期间的身心状况。受调查者之中有百分之三十八已生育孩子。

  • 标签: 新加坡 生育 妇女 《联合早报》 怀孕期间 妇产科
  • 简介:妇女病不但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生命质量,还对家庭和谐幸福及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是政府作为关注和保障民生、使广大妇女广泛而长久受惠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广东现行农村妇科病普查是否科学、合理,如何才能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妇科病的普查率,是政府十分关注的议题。

  • 标签: 农村妇女 定期检查 广东 妇科疾病 政府作为 生殖健康
  • 简介:举出大多数导致妇女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并不困难。例如,我们可以说性病是由不同病菌引起的,营养不良是由于营养食物摄取量不足,妊娠期健康问题是由于缺乏产前保健。但在这些直接原因的背后有两个根本的原因——妇女的贫穷和地位低下。

  • 标签: 原因 妇女 体质 健康问题 营养不良 性病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第二期全国妇女社会调查资料为依据,首先对广东妇女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广东妇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就解决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见解.

  • 标签: 地位 妇女就业 失业 对策
  • 简介:由于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构造不同,同时也由于妇女和男性间在地位上根本的不平等,导致妇女更易患病及健康状况不佳。以下是几种影响妇女健康最常见的问题:

  • 标签: 妇女健康 健康状况 患病 男性 平等
  • 简介: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先生育再结婚的现象。这是对我国传统及现代婚姻-生育秩序的颠覆。这种现象已成为主流文化批判的对象,同时也是现行政策应予以控制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其视作一种社会事实,通过对湖南X村的实地调查,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简要探讨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农村,未婚生育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制度、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农村 未婚生育 原因
  • 简介:抽取市区三个中心城镇的500例外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样本点总计外来妇女20364A.占市区的65.52%,占全市的48.00%。调查人数477人(织里镇274人,南浔镇103人,菱湖镇100A),为样本点外来妇女总数的2.34%。调查的重点为外来妇女较多的市场、店面、出租房、砖瓦窑以及各类企业。

  • 标签: 湖州市 外来妇女 中国 浙江 生活需求 生育需求
  • 简介:1996年7月,我们服务站接收了一位曾经卖过血、要求做绝育手术的已婚育龄妇女。在手术后随访时,发现她断断续续发烧长达半年之久,我带她跑遍省、市几家大医院也没查出结果,采取多种药物治疗也不见效,终于在一年后撇下两个孩子不明原因地撒手而去。最后经有关专家根据病案断定:有艾滋病症状迹象。这就是我县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 标签: 艾滋病 中国 女性 预防措施
  • 简介:为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抽取湖南农村贫困地区妇女54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WHO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和环境四个维度考察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同时采取自制一般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特征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t回归模型,考察社会支持变量和妇女人口特征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夫妻关系、是否有儿子、家庭年人均收入以及获得的非正式、正式支持等多个因素都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有影响.

  • 标签: 农村 贫困 妇女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正>老年妇女生育指的是既往生育史,属于历史人口学研究范畴,在生育率统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某一批老年妇女完全生育率观察值的分析,直接描述出该批妇女经历年龄的生育水平和特点,并用以与不同时期、非同批妇女生育率和同批妇女不同时期生育率的比较研究,探索生育率变动的基本规律。本文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60岁以上老年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初步分析。一、老年妇女生育率的基本特点生育率就其发展状态而言,大体可分为自然生育率和抑制生育率两类。所谓自然生育

  • 标签: 生育率变动 老年妇女 妇女生育 抽样调查 老年人口 生育水平
  • 简介:<正>新近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明确概括为“两个提倡”和“一个照顾”,即“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照顾到农村中某些群众的实际困难,允许间隔几年后生第二个孩子”。这一概括较之只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要全面得多,也是对海外有人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称为“一孩家庭政策(One-ChildFamilyPolicy)”的一个必要纠正。实际上,我国一直在贯彻执行上述“两个提倡”和“一个照顾”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我们

  • 标签: 已婚妇女 计划生育政策 平均初婚年龄 贯彻执行 宜兴市 育龄夫妇
  • 简介:少数民族地区光棍的产生有其独特机制。以黔东南B乡侗寨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族群认同、高密度亲缘“拉力”与传统婚姻规范共同形塑女性“逆外流化”,既成为强化本地通婚圈的力量,但也造成本地通婚圈内婚姻资源供需错位,婚姻“寻觅”被迫走向全国婚姻市场。悖论在于,在非积累型家计模式下,本地男性的家庭积累能力难以支付全国婚姻市场上的女性“要价”,且男性个体教育水平、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条件较差,难以与其他地区的男性竞争。在这种弱竞争力下,少数民族地区男性既无法从全国婚姻市场上获得婚配机会,又难以在本地通婚圈内获得充沛的婚姻资源,其婚配几率受到双重结构挤压,因而光棍产生具有结构必然性。缓解光棍压力及其社会后果,关键在于教育水平提升、破除婚姻禁忌及优化劳动力配置,提升婚姻竞争力。

  • 标签: 少数民族光棍 双重挤压 通婚圈 婚姻市场 代际合力
  • 简介: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上深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压迫,他们远避尘世,大多结庐在山区,以农耕、狩猎为生。清·浮云《畲客风俗》有“畲客夫妇并耕”的记载。畲族妇女非常地吃苦耐劳,与男子共同参加社会劳动,她们的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决定了她们在畲族社会家庭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浙江省丽水地区是畲族聚居地之一,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八分之一。笔者曾对畲族妇女的地位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过一些调查和探析,深切感到,当今畲族妇女在保留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同时,不断向社会吸取新的东西,已与祖国大家庭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努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畲族妇女 社会地位 民族文化 家庭地位 生产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已眺然可望。广大的中国妇女如何抓住机遇,成功地迎接挑战,在新世纪中求得更大的发展,笔者认为,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适应需求,提高素质。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中实现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妇女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

  • 标签: 21世纪 妇女素质 中国 “科教兴国”战略 文化程度 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