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两大命题各有依归、认识互补。“未先老”说明的是发展与老龄化关系的先后次序,“边边老”则说明了两者关系的数量演变。未是说我们能力不足,先老是说面临的挑战巨大。一先一后,凸显出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严峻性。“边边老”命题的提出进一步细化和发展了“未先老”命题,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可以增强我们解决养老问题的信心。

  • 标签: 中国 人口老龄化 “未富先老” “边富边老” 养老问题
  • 简介:泰和县实施“金钥匙”双工程五年来,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性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帮助每个村选择一个条件较好的祠堂筹建婚育文化书舍。开设计生夜校,组织育龄群众学文化、学技术,掌握致富信息、致富本领;建立“计生之家”服务基地,基地优先安排独女户、二女户家庭务工。泰和县计生协建立了万亩苎麻种植基地、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万羽乌骨鸡饲养基地;基地安排2100户计生家庭投劳务工,计生户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达8100元。

  • 标签: “金钥匙” 工程 婚育文化 致富信息 种植基地 知识培训班
  • 简介:近来有学者对“未先老”提出质疑,可取的一点是。不能用“未先老”掩饰老龄事业发展滞后,以“未”遮百丑。然而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在20与21世纪之交并不富裕的条件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率先步人老年型;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老龄化则闯进严重阶段;2050年代老龄化达到峰值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也仅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距高收入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21世纪,“未先老”将始终伴随着我们,老龄化发展战略和应对老龄化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基本态势的制约和影响。

  • 标签: “未富先老” 人口老龄化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口年龄结构 全面小康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
  • 简介:“未先老”得到普遍认同。“未先老”是在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后提出的命题,旨在向全社会提出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必须对人口老龄化做好思想、理论、舆论准备,物质准备,制度准备,人才准备和健康准备等,居安思危,有备才能无患。在上世纪把中国人口概括为“未先老”是被普遍接受的,所讲的“老”是指人口老龄化。

  • 标签: 中国 人口问题 “未富先老”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未先老”不是中国老龄化的本质特征。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为老年型人口时,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只有当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其进入了老龄社会。

  • 标签: 中国 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未富先老” 老龄社会
  • 简介:<正>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炎炎夏日,每天清晨,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那刚柔相济、匀称圆活的太极拳剑,在晨光微曦中透着一位长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就是著名人口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人口研究所林德教授。林教授于1925年生于上海,并在那里

  • 标签: 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 五十年 生育率转变 总和生育率 人口研究 学术论文
  • 简介:<正>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仅4%(见表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有什么变化呢?由表1我们看到,在近60年的历

  • 标签: 人口分布 土地承载力 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 中国人口 西部人口
  • 简介:文章首先指出超大城市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短缺迫切要求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然后以广州为例,具体阐述了在超大城市的土地优化配置中要如何重视与人口分布、管理的协调.

  • 标签: 超大城市 土地优化配置 人口再分布 人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