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福建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社会性别差异的视角动态考察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变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有44.34%的流动人口实现了向家庭化流动模式的转变,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转变程度更为突出。流动人口从独自流动演化至家庭化流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与居留意愿和生命历程变动等因素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分性别来看,在影响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变动的诸多因素中,仅有婚姻状况变化,职业为自营劳动类别对流动模式变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本次流动滞留时间、本地家庭月收入和流入地类型,以及成年状况变化对流动模式转变的显著影响作用仅限于男性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增强和子女数量的增加则仅对女性流动人口发生家庭化流动转变的概率有更明显的提升效用。

  • 标签: 流动模式变动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
  • 简介: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非集约化必将制约小城镇的长期发展,给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供养风险.必须对小城镇重点发展战略重新进行理性思考,只有重点发展部分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心镇,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此有关政策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 标签: 小城镇 土地利用 政策调整
  • 简介:21世纪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加速,这对广东农村人口数量、结构与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2000年以来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探析在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农村人口在数量、结构、素质、生育状况与人口流向的变化,同时分析城镇化带来的诸如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发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广东农村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农村人口 城镇化 广东
  • 简介:<正>我国广大城镇一次新的就业高峰,随着60年代中后期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期已经到来。这次就业高峰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是个巨大冲击,而且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大局。因此,它已成为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人口社会问题之一。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次就业高峰的特点、成因和对策研究,已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 标签: 就业高峰 调控对策 城镇劳动力 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 劳动力资源
  • 简介:<正>广东地区是秦时收入中国版图的。秦时南海郡包括广州、肇庆、南雄、韶州、潮州、惠州及高州北境,厂西平乐东境,梧州东南境。象郡包括雷州、廉州、高州及广两梧州南境,及越南各州郡。秦末龙川令赵佗,行南海尉事,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王。汉武帝元鼎五年平南粤,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据明朝顾祖禹辑著的《读史方与纪要》,中国历史地图及各种历史专著资料,西汉

  • 标签: 广东地区 南海 地理志 人口比例 人口增长率 历史地图
  • 简介:<正>交界地区又称结合部或过渡带,泛指相邻行政区划之间的临界地带或经常发生联系不同地形地貌的衔接地段和部位,诸如省际、县际、城乡、水陆等接壤地区。由于对这些地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计划生育工作问题越来越多,且日趋复杂。有的形成“两不管”、“三不管”地区,而被一些人当做逃避计划生育的“防空洞”、“避风港”

  • 标签: 计划生育户 交界地区 规律特点 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管理 工作人员
  • 简介:东亚地区是目前倍受国际关注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其人口也迅速老龄化.本文比较了东亚地区各国,尤其是两个东亚大国--中国和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进而总结了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 标签: 东亚 人口老龄化 特征
  • 简介:<正>本文就我国城镇迁入与迁出人口在迁移时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异同及其原因,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某些反常现象,希望能为制定有关的城乡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一、迁入迁出人口数量的年际变化比较根据抽样调查数据,1949到1986年城镇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分别相当于样本总人口数的38%和6.16%。由于调查设计的缘故,迁出人口有一部分不能进入样本,数字看上去小了一点,但仍不失为全国宏观分析的依据。

  • 标签: 人口迁移 迁入迁出 对比分析 中国城镇 总人口数 迁移量
  • 简介:文章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就业对生育的微观影响,同时检验了个人资本(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和经济支持(丈夫收入)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妇女的就业对其生育(生育数量和初育年龄)存在消极影响;总体上个人资本会增强妇女就业对生育的消极作用,但经济支持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还针对妇女生育与就业的矛盾及未来政策着力方向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已婚妇女 就业 生育
  • 简介: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新疆境内,是新疆回族聚居地.汉族人口在昌吉地区占到75%多.昌吉的汉族历史上是在清时期大量从内地来到此地,主要是通过兵屯、民屯、犯屯三种形式.而当代的汉族移民方式更加多样化.他们与其它民族共同生活在一处,为开发边疆和建设边疆作出巨大贡献.

  • 标签: 汉族 来源 移民 昌吉地区
  • 简介:为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抽取湖南农村贫困地区妇女54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WHO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和环境四个维度考察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同时采取自制一般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特征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t回归模型,考察社会支持变量和妇女人口特征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夫妻关系、是否有儿子、家庭年人均收入以及获得的非正式、正式支持等多个因素都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活质量有影响.

  • 标签: 农村 贫困 妇女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较弱,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尤为如此。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和人口学特征变量对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女性流动人口尚未形成明显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意愿;打算回流者主要是职业声望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乡-城女性流动人口更是如此。这表明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农村城镇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尚未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政府需要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引导其合理有序流动,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女性 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户籍差异
  • 简介: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凋查资料,重点研究了农村妇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恶化的水环境和农业环境以及较差的庭院卫生等对农村妇女身体素质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农村妇女低下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农村妇女素质提高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标签: 半干旱地区 农村 妇女素质 生态环境 甘肃 中部地区
  • 简介:为了了解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对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原始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女性城镇“老人”在受教育年限、退休年龄和退休前职业等方面较男性城镇“老人”均处于劣势:不同特征女性城镇“老人”养老金整体上低于男性城镇“老人”:退休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养老金的性别差异有较强的解释力;退休年份越晚,养老金的性别差异由退休年龄和受教育年限解释的比重越高。

  • 标签: 退休年龄 受教育年限 城镇老人 性别差异 养老金
  • 简介: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湖州市原新溪乡(现已并入菱湖镇)党委、政府率先积极响应,经过大量艰苦而具体的工作,近75%的夫妇表示响应号召,终身只生一个孩子,并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成了计划生育的急先锋,

  • 标签: 湖州市 计划生育 独生子女 人口政策 家庭结构 人口素质
  • 简介:<正>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原因,广西88个市、县中,有49个贫困县(下称贫困地区),且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据1988年的统计,在49个贫困县中,有39个贫困县少数民族人口在60%以上,占贫困县总数的79.59%。整个贫困地区的总人口为1469.68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5.95%,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116万人,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75.93%,占自治区少数

  • 标签: 贫困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特征 贫困县 广西 自治区
  • 简介: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人们性别偏好的集中反映,其严重偏离正常值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引入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借鉴并补充场域一惯习研究范式,通过对广东潮汕地区一个村落的村民生育行为进行定性研究,解释和分析性别偏好现象。

  • 标签: 性别偏好 场域 惯习 潮汕地区
  • 简介:<正>一、引言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较有基础与现时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广东省的一个中心区域,其人口城镇化现象,也在当全国仅可说是从初期阶段开始向中斯阶段前进时,她已经真正进入了中期阶段的发展。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人口城镇化的研究和总结,也应是研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本文以1990年普查手工汇总资料为基础,在纵的方面与改革开放之初1982年普查时的情况相比较,在横的方面既与全省其他地区比较、也作本区内地域差异的比较,简要地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珠江三角洲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 标签: 珠江三角洲地区 人口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近代史 地域差异
  • 简介: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生育水平已进入超低状态。面对杭州市低生育水平的状况及其趋势,应持什么态度,如何稳定这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这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 标签: 发达地区 杭州市 低生育水平 人口出生率 计划生育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