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1996和1997两年在厦门地区举行的城乡老年人日常生活及供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描述城区和农村两地老年人的背景特征,探讨老有所养、所医、所为和所乐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这些差别的几点对策.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状况 农村 城市
  • 简介: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发展趋势及差异程度的对比研究对于人口发展问题意义重大。首先通过运算,得出了城乡总和生育率指标数值,呈现出2000年以来十年间城乡生育状况,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十年中生育水平呈现波动状态,但农村总和生育率一直都低于1.8,城镇则低于1.3,差异近几年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城乡生育水平差异主要来自二孩生育率的差异,二孩生育率近十年来有微弱上升趋势;一孩生育率受民俗等因素影响较大,城镇波动大于农村;平均生育年龄推迟现象在城镇、农村一直都在缓慢持续。

  • 标签: 生育水平 发展趋势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 简介: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男女工问题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男女工的概况、绩效、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近代女工在行业性和地域性上更为集中,女工的工资明显低于男工;从整体上看,男工对绩效的影响大于女工,但是随着女工占比的增加,女工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接近于男工甚至超过男工;同样的,整体上女工对经济的贡献率小于男工,但在行业间隔程度低的行业,女工贡献率超过了男工。

  • 标签: 工业化 男工 女工 绩效 贡献率
  • 简介:生育政策调整时机的选择折射了一国政府对人口内在规律的把握程度。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深陷超低生育水平的欧洲和东亚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时间与本国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生育率持续20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引起足够重视,鼓励生育的政策需要较长时期执行才能显示出效果,而人口惯性为各国政府变革生育政策提供了判断的预警线,人口惯性为1.15进行调整比较理想。“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构建友好型生育政策体系、提高生育率的战略窗口期,否则将面临生育率失去弹性、人口负增长惯性强化的双重危机。

  • 标签: 人口惯性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
  • 简介:<正>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基本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1949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54167万,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7年总人口增至108073万,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8.5岁。38年间人口近乎翻了一番。除1959—1961年困难时期死亡率急剧回升外,1949年到1981年,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高出生率持续稳定,死亡率下降的条件下,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是我国第一次及第二次生育高峰中大部分年份的显

  • 标签: 生育高峰期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
  • 简介:“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他们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与发展困境,但在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入户问题,征地补偿,利益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制定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方案与措施时,既要注意普遍适用性,更要考虑地方差异性,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针对性方略。

  • 标签: 代耕农 农业流动人口 区域性差异 珠三角
  • 简介:宫内节育器是常用的节育方法之一,我国育龄妇女约有二分之一配带节育器。随着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了解宫内节育器的配带趋势,配带人群分布,以及配带后出现的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5512名、乡镇2605名接受B超查孕查环查病服务的育龄妇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城乡育龄妇女 宫内节育器 避孕方法 计划生育 知情选择
  • 简介: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幸福晚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老人的物质需求关注和投入较多,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许多事例说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根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第二期全国妇女社会调查资料为依据,首先对广东妇女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广东妇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就解决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见解.

  • 标签: 地位 妇女就业 失业 对策
  • 简介:<正>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变化,保求其趋势,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一、六个方面的变化从1982年到1990年,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六个方面的变化。(一)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在素质上有所提高。广东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情况如表1。

  • 标签: 劳动力资源 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就业 六个方面 人口普查 就业形势
  • 简介:<正>近期来,围绕中国计划生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发表了不少见解。如何正确评佶以往的计划生育工作,如何更好地制订未来的生育控制规划,确实需要人人关心,大家献计献策。本文试图对生育率水平与社会经济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论证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生育政策应采用分类指导的办法。研究的方法是以上海经济区内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为例,选用1986年数据资料(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年鉴、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87年1%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做总和生育率与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断层分析。研究选取了以下各因素(表1):

  • 标签: 总和生育率 分类指导 计划生育工作 控制规划 相关系数 生育水平
  • 简介:男女失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角度的分析无疑会对我们破解难题有所帮助。本文主要是对中国明代男女比例情况的研究。根据地方志上遗留的男女人口的统计数据,笔者计算了各地的男女比例,并分别对基本情况、变化过程、未成年人男女比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通过这一初步研究,笔者试图把握明代男女比例的大致情况和发展趋势。从统计结果来看,明代中国普遍存在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并已经达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

  • 标签: 男女比例 失衡 溺女 地方志
  • 简介:<正>一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是现代人口普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口普查理论的一个重大飞跃。近代的人口普查,从1790年美国的第一届人口普查开始算起,经历了约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起,一些国家开始注意了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并把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列为了人口普查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普查的这一发展过程已经突破了对人口普查的涵义的一些固有解释。例如,在许多关于人口普查的词条

  • 标签: 人口普查资料 资料分析 人口现象 六十年代 人口资料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新的生育环境,在对农村家庭生育动机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超生行为的发生做了多因素变化分析,提出农村家庭生育动机的新因素--家庭生育行为博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新生育环境 家庭生育动机 生育行为博弈
  • 简介:深圳市生育保险制度存在发展缓慢、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分析可知,生育保险是有利于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的,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也是深圳经济社会条件所允许和需要的,深圳市生育保险应该尽快扩大覆盖面,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发展.

  • 标签: 深圳 生育保险 孩子成本效用 经济社会条件
  • 简介:优质教育供给和需求的严重失衡是择校热产生的根源.本文以优质教育的需求为着眼点,反思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需要的发展过程不是直线渐进式的,而是呈现出螺旋式循环上升趋势,并以此对择校热进行人本经济学分析,提出家长生理和社会安全需要是产生择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指出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是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的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安全需要 孩子质量 人本经济学 社会保障
  • 简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避孕方法,因其安全、有效、简便,在我国节育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自60年代在我国推广使用以来,带器进入绝经期的妇女日益增多。由于多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未能在绝经后及时取出。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通过查环查孕、生殖健康检查及日常门诊,共收治绝经2年以上带器者220人,并采用适当方法给予取器,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绝经 2000年12月 临床 1999年 避孕方法 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