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10月,江苏省沛县计划生育局与张庄镇夹河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对子。共建特种蔬菜种植基地。规模为150亩,由夹河村计划生育家庭自主经营。沛县计划生育局负责为24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无息贷款24万元;举办特种蔬菜种植培训班。

  • 标签: 蔬菜基地建设 新农村 计划生育局 计划生育家庭 结对帮扶 种植基地
  • 简介:2006年底,江西省武宁县,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农户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情系万家”送温暖活动;全县计生系统干部107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21个乡、镇计生家庭生活状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同时,开展帮扶行动。

  • 标签: 武宁县 示范基地 帮扶 创业 巾帼 家庭生活状况
  • 简介:<正>人口与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人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因为从资本有机构成的角度看,人口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合理分布会提高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从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广东人口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作一些探讨。

  • 标签: 在业人口 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发展 广东经济 农村劳动力 三大产业
  • 简介:本文强调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活跃"板块"经济,提出了"工业板块"、"农业板块"、"区域板块"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构想,分析了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环保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必须与发展产业相结合.

  • 标签: 产业结构 “板块”经济 环境生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一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经济还不发达,致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同我国四化建设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亟待引起重视。现根据全国在业人口状况,对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广阔前景作初步探讨。

  • 标签: 第三产业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 在业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第一产业 发展缓慢
  • 简介:9月4日——5日,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与杭州市老年学学会联合在湖州市南浔召开了“发展老龄产业第三次研讨会”。杭州市各区、县(市)老年学学会(老龄委)和省人才开发协会及有关老龄产业企事业单位的代表40多人出席了会议。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徐爱光,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徐兆骥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省老龄办副主任、省老年学学会秘书长范浩荣代表省老年学学会到会指导。

  • 标签: 老龄产业 人才开发 老年学 杭州市 研讨会 老龄化社会
  • 简介:<正>人口与房地产关系十分密切,人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又是为了人们居住生活的更好、更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以广州为例,着重对流动人口如何影响房地产业发展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流动人口 广州市区 房地产业发展 出租屋 外来工 高流动
  • 简介:计划生育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计生协会工作重点是村(居)一级。因此抓好村(居)级基层协会的建设,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好,经常开展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能起到组织宣传、服务群众的作用;才能稳定低生育水平。

  • 标签: 计划生育工作 组织建设 低生育水平 思想认识 领导组织 服务领域
  • 简介:21世纪是我们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帮助、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是摆在人口理论界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国城乡开展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以树立新型的婚育观念和社会风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与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紧密结合。笔者试着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实践意义及关系作一探讨。

  • 标签: 婚育观念 中国 生育文化 社会风尚 计划生育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近几年,杭州市下城区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建设工作,1998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1999年成为首批“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000年下城区又提出了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深化社区建设内涵,培育和提升社区功能的设施,将原有的153个居委会按2000户左右的规模进行调整,按照“定位明确、组织创新、功能强化、环境出新、设施健全、工作者队伍优化”的六个标准。

  • 标签: 社区建设 计划生育协会 中国 浙江 工作方法
  • 简介: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是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基础,全面开展农村社会治安和人口综合治理,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需要,是促进农村奔小康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中加强法制建设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农村计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现就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法制建设关系谈点看法。

  • 标签: 农村 法制建设 计划生育工作 法律意识 监督机制 中国
  • 简介:一、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优势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地处洞宫山脉中段,千米以上山峰779座,最高峰为大际乡上山头,海拔1689.1米。县城近郊敕木山,旧称“邑之镇山”。鸟瞰地面、千皱万褶、峰峦簇拥。发源于庆元县的小溪,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流长124.6公里,流域面积1725.56平方公里。南部北溪,境内流长31.9公里,

  • 标签: 景宁县 旅游资源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 旅游开发
  • 简介:这个镇首先加强了全镇51个行政村人口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配齐电教设备,购置了一批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普知识书籍和录像带,为群众学习提供环境。同时每周固定一天为科技信息交流日。不定期邀请县农业、水利、科技、畜牧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及时组织育龄群众收看《实用技术》、《致富经》、《农村经纪人》等有关致富类的节目。通过学习,使育龄妇女都掌握了1~2门家庭实用致富技术。

  • 标签: 人口学校 新农村建设 科技信息交流 基础设施建设 远程教育网络 致富技术
  • 简介: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中,至少一半是女童,女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性格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产生各种成长中的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等,存在各种问题的留守女童日益增加,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村女性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关注留守“问题女童”的生存,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学术界的良知所在。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女童 心理承受能力 留守儿童 心理因素 社会经济
  • 简介: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存在的形态,一是理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灵魂),二是意化形态的生育文化(作为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三是外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主要载体),四是物化形态的生育文化(是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人口文化、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的,要有一个明晰的大思路,要在“结合”中,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发展载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 标签: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建设问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存在 物质条件
  • 简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

  • 标签: “三个代表” 婚育文化 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水平
  • 简介:浙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率先提出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受到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充分关注。省委省政府把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家庭计划作为实现浙江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新世纪开局之际,有必要对这项活动的多年实践进行总结,以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工作。本文拟就新家庭计划活动与家庭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

  • 标签: 新家庭计划活动 家庭文明建设 浙江 计划生育 农村家庭 生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