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城乡一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让农民和市民平等共享现代化成果。“农民市民”的路径有二,一是创建新型农居小区,二是实现城乡居民权利均等。通过“农村城市”,改变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市民”,才能在农民进城直接变农民为市民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城乡一的进程。

  • 标签: 农民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 视角
  • 简介: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广义的统计核算即包括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包括微观的企业统计核算.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二者在指标名称、核算口径、核算价格和核算原则等方面都相同。会计核算是从微观的角度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的核算。本文就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简称“会统核算”)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 标签: 核算一体化 企业会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经济活动过程 统计核算 指标名称
  • 简介:同城或一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种普遍现象。西部地区的西安与咸阳、乌鲁木齐与昌吉的一建设,已有近十年的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都与德阳同城刚刚启动,应学习借鉴它们的经验,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并按照先易后难、先行先试、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消除发展障碍,推动同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 标签: 一体化建设 同城化 西部城市 德阳 成都 城市建设
  • 简介:推进城乡一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青白江区是老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工业、城市速度日益加快,而乡村的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发展很不平衡,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怎样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结合青白江区的实际,我认为应抓好七个统筹,依托产业支撑,强力推进城乡一.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青白江区 城市化 农业产业化 城乡统筹 产业结构
  • 简介:城乡一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现代进程,是推进城乡一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农村 土地流转 城乡一体化
  • 简介:城乡商贸流通一就是城乡之间在商流、物流、信息的一。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的度量维度包括:城乡商流一、城乡物流一和城乡信息流一。从三个维度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1991—2008年间的数据对中国城乡商贸流通进行测度,并提出统筹城乡商贸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城乡商贸流通 商贸流通一体化 维度 指标体系
  • 简介:城乡一住户调查的重心由国家转人地方组织具体实施。目前,调查工作已在我区全面铺开,前期样本框摸底调查已圆满结束,即将进入实质性布点和调查阶段,切实搞好城乡一住户调查工作,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住户调查 地方组织 调查阶段 样本框
  • 简介: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机电一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从事机电一设备使用、技术管理工作的初级、中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行业需求,传统教育模式效果欠佳,因而探索机电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机电一体化专业 应用型人才 课程群 实训
  • 简介:雾霾、人口、交通等现实问题倒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当前全国战略发展的一号工程。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曼哈顿、东京、莫斯科等国际大都市不断践证发展地铁、轻轨、悬轨等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和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的最佳方案,显然轨道交通将凭借大运能、高准时、高速达、高舒适、高安全、低污染等特性优势,成为未来京津冀区域主要公共交通模式组织,推进京津冀一梦想落地。

  • 标签: 交通一体化 综合交通网络 国际大都市 汽车尾气排放 最佳方案 互联互通
  • 简介:一、经济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根据国家工商局提供的数字,截止到1998年年末,我国个私、私营企业的户数已分别达3120.2万户和120.1万户;从业人员分别达6114.4万人和1709.08万人;注册资金分别为5960.35亿元和5853.25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万亿元和532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9780.46亿元和3059.35亿元;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分别为22.69亿元和187.61亿元。以上指标除注册资金和出口创汇外,个体经济在户数、从业人员、总产值、营业收入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方面所占的比重均大于私营经济。二、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加速1998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

  • 标签: 个体私营经济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同比增长 个体经济 注册资金 第三产业
  • 简介:自从十八大报告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总体布局以来,尚无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用以衡量区域综合发展水平。为此,探讨用"五位一"思想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客观指标和问卷调查等主观指标,分成五个一级指标和多个二级指标直至四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可全面衡量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态等,并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为切实推动"五位一"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社会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生产和劳动的主要对象由物质资源演化为信息、技术和知识。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如今全球GDP中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产值与信息行业有关。面对信息产业如此迅速发展,作为社会经济信息主体的统计信息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虽然近几年来,统计信息较计划经济时代有了较为快速发展,不管是统计方法、统计手段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有长足进步。但是,人统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度、覆盖度以及人们应用统计信息方面来看还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统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手段不够先进、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推广力度不够、以及人们的意识不强所引起的。因此,加快推进统计信息进程成为必然。

  • 标签: 信息技术 统计 统计信息化 对策 中国
  • 简介:实现工业、城镇、农业现代协调发展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建立了反映工业、城镇、农业现代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系统协调状态测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三”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协调是制约西部地区“三”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地区也存在过度城镇现象,统筹城乡发展对促进城镇与农业现代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三”协调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 西部
  • 简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工业、城市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工业、城市对陕西省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工业、城市对陕西省能源需求的影响作用比较小,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陕西省工业、城市进程中的瓶颈。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推进模式和新型工业道路是陕西省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 标签: 工业化 城市化 能源消费 协整分析 因素分解模型
  • 简介:“五”联动再创佳绩——苏州农业现代的成效与展望□文/邹汇风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苏州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以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的农业现代试验。到目前,全市试验村由起步阶段的44个增加到201个,点上的成功经验在面上得到成功的...

  • 标签: 农业现代化 “五化” 农田设施 全程机械化 再创 标准化建设
  • 简介:在构建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通过农户家庭生产要素投入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兼业和女性对家庭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老龄和兼业对土地要素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女性则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兼业和女性对农业雇工投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和女性对农业机械要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兼业的负向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老龄和兼业对生产资料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目前来看,老龄、兼业和女性对家庭生产要素投入并不一定造成实质性障碍,不必过于担忧。

  • 标签: 老龄化 兼业化 女性化 生产要素投入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