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现行绝大多数统计学教材中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定义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所谓时期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如:某段时期内某空间的产品产量、产值、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人口出生数等等;所谓时点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在某一瞬间(或状况)上的总量指标。如某空间某一时点(年末、季末、月末)的人口数、商品库存数、商品库存额、储蓄存款余额、在岗职工人数等等。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准确、不全面,把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只局限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分类讲解,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问题遇到有些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时,容易在时间概念上搞混,而且在对一些指标判断其为时期指标或是时点指标时,根本不考虑该指标是相对指标还是平均指标,这使得人们很疑惑,显然这样不妥。

  • 标签: 定义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时间概念 活动过程 产品产量
  • 简介:本文首先认为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R、A·D、σ、V是与所有静态平均指标相对应的静态标志变异指标;其次,本文通过研讨动态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数的形成机理,借助数学变换,构建了与几何平均数相对应的动态标志变异指标

  • 标签: 平均指标 变异 标志 几何平均数 形成机理 数学变换
  • 简介:“人均”二字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人们普遍使用。无论在广播、电视、报纸或与人交谈,“人均”二字常被用到。例如:“人均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等。那么,“人均指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它与我们常说、常用的“人均指标”是否等同?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人均指标”在统计理论界没有规范的定义。一般认为按人口平均的指标均为“人均指标”。在我看来,应将“人均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平均指标的“人均指标”。另一类是属于强度相对数的“人均指标”。两类“人均指标”在计算和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区别:第一,属于平均指标的“人均指标”的总体各单位必须具有同质性。例如,工人人均日产量,其每个人都应该是生产产

  • 标签: 人均指标 平均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 强度相对数 计量单位
  • 简介:综合指标是从数量方面综合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统计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在统计分析中,可把两个指标作比较,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把两个指标作比较,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

  • 标签: 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 动态比较 职工人数
  • 简介:贫困指数关系到贫困程度的准确测度,是研究贫困问题的首要问题之一。文章应用评价贫困指数优劣的公理性标准对测度贫困程度的各种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单一贫困指数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要想全面准确了解贫困程度,需要构建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数体系。

  • 标签: 贫困 公理化标准 评价
  • 简介: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物与价格、折旧与重估价等概念的明确界定,提出并应用人力资本投资流量序列和人力资本实物序列,估算中国1952-1998年间各实物类型人力资本的价格序列,从而将人力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对人力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纳入方式、附属账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构建了人力资本核算附属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标签: 人力资本核算 实物量 价格 折旧 重估价
  • 简介:样本的确定是抽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样本的确定并不存在一种万能的解答和完美的处方,事实上,它是一个在多种约束条件下进行折衷的过程。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 标签: 抽样设计 样本量 组成部分
  • 简介:在新中国纪念币发行史上,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流通纪念币、流通特种纪念币和非流通贵金属纪念币、普通熊猫贵金属币以外,还有一些介于流通与非流通、贵金属与普通金属之间的纪念币,这就是在1980年至1984年期间由中国造币公司铸造发行的5套19枚非流通纪念铜币。这五套铜币分别是:(一)GJ3A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铜币》材质:铜锌合金(铜70%十锌30%);枚数:4枚;发行时间:1980年:面额:1元;直径:33毫米;重量:12克(24克);铸造:29000套(l(X套)(括号内为加厚币数据)。(一_〕CI4A4巾围困林呼市委员会纪念铜币》材质:铜锌合金(铜70%十锌30%);枚数:4枚;发行时

  • 标签: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邮电管理局 发行时间 铜锌合金 电话磁卡 贵金属
  • 简介:域估计是抽样调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核心问题是样本问题。在实践中,域包含计划域和非计划域,若为计划域,兼顾总体和域的估计精度的抽样设计方案更有效,其中关键是域样本分配问题。域样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有5种,包含传统的比例、最优、内曼、等量分配方法和Power分配方法。通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5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比例、最优、内曼分配方法有助于提高总体的估计精度,当总样本较小时,无法兼顾域的估计精度;等量分配方法能提高域的估计精度,便于域之间的比较,但降低了总体的估计精度;Power分配方法虽然略微降低了总体的估计精度,却显著提高了域的估计精度,是兼顾总体和域的估计精度的样本分配方法。

  • 标签: 域估计 比例分配 内曼分配 等量分配 Power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