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1月6日,中国大陆人已达13亿。这是个喜忧参半的日子,喜的是,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的国情,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组织全国人民进行了计划生育的伟大实践,短短的三十多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

  • 标签: 人口再生产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 2005年 中国大陆 70年代 人口增长
  • 简介:2000年世界人口普查,由联合国发起,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参与的一项世界工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为各个国家,而且为整个世界在下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奠定了决策的基础。美国2000年普查从1994年就开始准备,2000年9月1日调查结束,普查全部工作要到2003年结束,实际耗资约76亿美元。整个普查工程开始后,8000名操作人员将在99天的时间里处理完15亿页文件。  2000年普查美国将使用光学扫描机和OCR技术转化表格数据。2000年普查的另一个新特点是采用了电脑网络工作的方法。在以往的普查工作中,整个工作是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进行的,操作也是手工进行,没有工作流程软件的辅助。  2000年普查将是第一次真正电脑化的普查,从数据收集到在网上公布调查结果,每一项工作都有电脑来完成。●2000年人普查在美国

  • 标签: 人口普查美国
  • 简介:通过实施重点减排工程项目,2008年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双下降”。去年,贵州省淘汰了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中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关停了全省2家制糖企业。通过对11重点减排工程项目下达省级限期治理通知,贵州省对204个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实施限期整治。

  • 标签: 污染物排放 贵州省 工程项目 制糖企业 限期治理 项目实施
  • 简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污染排放对自身及相邻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污染排放不仅对本地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还对邻近区域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通过各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接收的污染排放的正负效应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污染排放对各地产业发展发出的正负效应体现。此外,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接收、发出的交互效应来体现。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污染排放 产业发展 SDM模型 空间效应
  • 简介:科学评价各地区碳排放效率,对于制定合理且可行的节能减排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考虑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的视角,本文将RAM测度模型与三阶段DEA测度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3-2014年间全国碳排放效率偏低,均值仅为72.1%,减排潜力较大。东部碳排放效率大于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效率发展不均衡;各省区的效率也存在显著差异。Markov链分析表明,各区域技术效率相对水平比较稳定,难以跨越式发展,高效率省区有一定的向中高甚至更低水平转移的态势。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RAM模型 三阶段DEA模型 耦合度
  • 简介:应用单整检验和EG两步法,证明了长三角地区FDI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滞后期为1~2时,长三角地区FDI变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不是江苏省FDI变化的原因。从产业结构看,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FDI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没有因果关系;从长期看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FDI的变化是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估了江苏省与浙江省高耗能行业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两省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 标签: 长三角 外商直接投资 二氧化碳排放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