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农埘非”指标即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简称.它是指农民在集市和集市外销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包括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的消费品。“农对非”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反映农民进入零售市场的状况以及城镇居民和社会集团购买消费品的渠道变化情况。

  • 标签: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农民 团购 零售额 指标 外销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现行绝大多数统计学教材中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定义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所谓时期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如:某段时期内某空间的产品产量、产值、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人口出生数等等;所谓时点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在某一瞬间(或状况)上的总量指标。如某空间某一时点(年末、季末、月末)的人口数、商品库存数、商品库存额、储蓄存款余额、在岗职工人数等等。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准确、不全面,把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只局限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分类讲解,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问题遇到有些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时,容易在时间概念上搞混,而且在对一些指标判断其为时期指标或是时点指标时,根本不考虑该指标是相对指标还是平均指标,这使得人们很疑惑,显然这样不妥。

  • 标签: 定义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时间概念 活动过程 产品产量
  • 简介:本文首先认为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R、A·D、σ、V是与所有静态平均指标相对应的静态标志变异指标;其次,本文通过研讨动态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数的形成机理,借助数学变换,构建了与几何平均数相对应的动态标志变异指标

  • 标签: 平均指标 变异 标志 几何平均数 形成机理 数学变换
  • 简介:通过构建包含文化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验证文化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文化以资本的形式具体量化,在永续盘存法框架下估算出中国省际文化资本存量,并证明其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现象。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能排除两者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可能性;分区域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文化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因文化资本过度集聚反而出现不显著的情况,这意味着不仅要加大文化领域的投入,还更应该合理配置文化资本在地区间的比重,以实现全局利益最优的目标。

  • 标签: 文化资本 经济增长 存量估算 空间误差模型
  • 简介:“人均”二字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人们普遍使用。无论在广播、电视、报纸或与人交谈,“人均”二字常被用到。例如:“人均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等。那么,“人均指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它与我们常说、常用的“人均指标”是否等同?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人均指标”在统计理论界没有规范的定义。一般认为按人口平均的指标均为“人均指标”。在我看来,应将“人均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平均指标的“人均指标”。另一类是属于强度相对数的“人均指标”。两类“人均指标”在计算和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区别:第一,属于平均指标的“人均指标”的总体各单位必须具有同质性。例如,工人人均日产量,其每个人都应该是生产产

  • 标签: 人均指标 平均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 强度相对数 计量单位
  • 简介:综合指标是从数量方面综合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统计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在统计分析中,可把两个指标作比较,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把两个指标作比较,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

  • 标签: 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 动态比较 职工人数
  • 简介:贫困指数关系到贫困程度的准确测度,是研究贫困问题的首要问题之一。文章应用评价贫困指数优劣的公理性标准对测度贫困程度的各种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单一贫困指数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要想全面准确了解贫困程度,需要构建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数体系。

  • 标签: 贫困 公理化标准 评价
  • 简介:基于产能利用率的概念,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了中国煤炭产业1994-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并分析了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煤炭产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1994-2012年年均产能利用率仅为76.96%,提高产能利用率以降低固定成本的潜力较大;其次,中国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近年来与经济波动的关联更紧密;最后,2012年中国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煤炭价格和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均大幅下降,煤炭产业产能过剩严重。进一步分析表明,产能集中释放、需求不振和煤炭进口冲击共同造成了中国煤炭产业2012年的严重产能过剩。

  • 标签: 煤炭产业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 简介:本文阐述了个人人力资本存量随受教育年限和工龄变化的规律,构建了个人人力资本存量模型,并通过模型简化,对受教育年限不同的个人人力资本存量做出了估算,此方法不仅考虑了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替代作用,而且考虑了年龄因素对人力资本存量增减的影响,因此将其命名为双变量法。本文用双变量法估算了2000年中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人力资本存量,总量为1103018.8万个人力资本存量单位,均量12.7个人力资本存量单位。

  • 标签: 受教育年限 年龄 人力资本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