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已公布。人口普查资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大国情、省情,人口的现状是过去人口与社会经济互动的结果,现阶段人口的变动又会对未来的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以贵州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为主,结合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十多年来贵州人口变动的几个主要特征和问题,以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图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进一步的关注。在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了解并能动把握人口现状和未来变动及影响,对搞好贵州的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口普查 人口增长 就业 人力资源 人口城市化 龄化
  • 简介:人口普查是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所以,人口普查也被称为“国情普查”或“国势调查”。  一、世界人口普查  从国际上看,早在公元前4500年,巴比伦王国就举办了全国性调查,按族登记人口。公元前2900年,在埃及,开始每两年清查一次全国人口,公元前1600年,希腊开始了人口登记,公元前600多年,印度已估算了全国人口数量。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进行人口和财产调查。以后,罗马统治者都明文规定,在其领域内每五年举行一次专门的户口调查,被称为古罗马的国势调查。  美国1790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现代的人口普查。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世界上的人口普查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人口普查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90年至1829年,这是世界人口普查产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共有美国(1790年)、英国(1801年)、法国(1801年)、哥伦比亚(1825年)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人口普查。普查所包括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2%。在这以前虽然有些国家曾进行过人口调查,但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开创...

  • 标签: 人口普查历史
  • 简介:人口普查政府行为国人关注世界瞩目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普查人员责任重大认真学习培训上岗掌握技能明确责任调查摸底熟悉环境户口底册准确掌握逐户登记逐人逐项现场申报不重不漏认真复查据实纠错疑难问题及时请示职业道德模范遵守佩带证章文明礼貌操作规范耐心讲解家庭秘密严禁扩散依法普查一丝不苟我为人普无私奉献人口普查员誓词@李晓东$南京市鼓楼区人口普查办公室

  • 标签: 人口普查员誓词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和活跃。由此造成了流动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和人户分离现象的日趋突出,给准确地实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带来了空前的困难。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这次人口普查的显著特点就是: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已成为人口普查中最为突出的难点,是影响普查登记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省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给这次人口普查带来的难度,自1999年6月以来,全省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重点就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专项试点。通过专题调研和专项试点,基本摸清了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的现状,了解他们对待人口普查的心态,找到了查准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的难点,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流动人口  (一)流动人口状况。  1、流动人口数量大。  据省公安厅有关流动人口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1999年6月底,全省流入人口约为500万人左右。其中,在公安部门登记的人数约为350万人左右。在登记的流入人口中,省外流入148万人左右,省内流入195万人左右,港澳台及国外等流入7万人左右。  根据全省各地专...

  • 标签:
  • 简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是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我市总计调查17381户.样本量为57505人.超过全市总人口的1%.通过人口的样本资料分布情况及规律显示: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实行人口与发展统筹考虑、综合决策、协调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人口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自发的、有组织的流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人口流动.特别是劳动力流动的一大特点.样本人口性别结构合理,户均人口继续减少,样本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接近总人口的出生与死亡比率.

  • 标签: 人口形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样本单位 聊城 抽样调查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苏南地区人口的现代化□文/刘洪光人口现代化是传统人口向现代人口转变的过程和目标,内涵包括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即向现代人口类型转变以及人口素质现代化。作为过程,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标志是人口的再生产状况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人...

  • 标签: 苏南地区 现代人口转变 人口现代化 人口素质 人口再生产类型 经济现代化
  • 简介:人口规模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下和特定地域的人口总量。人口规模的大小不但影响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影响就业等其他社会经济问题。研究适度的人口规模是研究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前提。特定区域内人口规模的形成是由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共同决定的。人口出生率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风欲习惯、社会整体福利状况、伦理、道德等因素;人口死亡率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状态、医疗卫生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生活习惯等;而人口的迁移取决于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及迁移成本等。

  • 标签: 中国 人口增长 生育 价格机理
  • 简介:2005年1月6日,中国大陆人口已达13亿。这是个喜忧参半的日子,喜的是,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的国情,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组织全国人民进行了计划生育的伟大实践,短短的三十多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

  • 标签: 人口再生产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 2005年 中国大陆 70年代 人口增长
  • 简介: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从公元前3000年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的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万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统之中得以体现。也是世人公认为中华文化遗产。

  • 标签: 姓氏 人口调查 “马” 宁夏 社会交往 中华文化
  • 简介: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石嘴山市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基本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出生水平低于全国、全区水平1.06个千分点和4.32个千分点。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控制,为石嘴山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是,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育龄妇女、劳动适龄人口、老龄人口将相继进入高峰期,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深刻认识我市人口现状,认真分析我市人口特征,正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人口再生产类型 石嘴山市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劳动适龄人口 低出生率
  • 简介:一是超前性。发达国家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经历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只用了三十几年的时间,而我区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就基本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 标签: 人口形势 人口再生产类型 宁夏 世纪 发达国家 类型转变
  • 简介:2000年11月1日是人口普查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美丽的泉城格外清新宜人。上午8时30分,省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长张义国带领济南市历下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名普查指导员和二名普查员,分别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李春亭,省人大主任赵志浩,省政协主席韩喜凯等领导同志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现场登记。

  • 标签: 第五次人口普查 普查员 日子 统计局长 领导 办公室
  • 简介:我国人口转变的完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人口政策需要崭新的思路。本文提出了我国新时期人口政策应实现的若干转变,以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 标签: 人口政策 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
  • 简介: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空间集聚状况的指标,指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口和土地面积的统计是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统计,也是最基本的反映国情国力的统计指标,因而,用这样两个指标构筑的人口密度强度相对指标是最能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地理、自然、军事、经济及政治变迁和发展的统计指标。而人们对这样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中所传递的信息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都遇到困境的时候,如何发现并挖掘出人口密度指标应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本文讨论的一个主要目标。

  • 标签: 人口密度 历史价值 经济地理 统计 价值
  • 简介:2000年世界人口普查,由联合国发起,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参与的一项世界工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为各个国家,而且为整个世界在下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奠定了决策的基础。美国2000年普查从1994年就开始准备,2000年9月1日调查结束,普查全部工作要到2003年结束,实际耗资约76亿美元。整个普查工程开始后,8000名操作人员将在99天的时间里处理完15亿页文件。  2000年普查美国将使用光学扫描机和OCR技术转化表格数据。2000年普查的另一个新特点是采用了电脑网络工作的方法。在以往的普查工作中,整个工作是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进行的,操作也是手工进行,没有工作流程软件的辅助。  2000年普查将是第一次真正电脑化的普查,从数据收集到在网上公布调查结果,每一项工作都有电脑来完成。●2000年人口普查在美国

  • 标签: 人口普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