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情境模型时间维度研究是目前文本阅读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范式和技术手段证明了时间维度在情境模型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文章从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发展做出了展望。

  • 标签: 情境模型 事件指针模型 时间维度 语言动态模拟观
  • 简介: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最大特点是以灵活的超文本形式呈现信息,超文本将关联的信息以网络状形式加以组织,读者可以通过链接从一个节点跳转到其他任何一个节点。本文回顾了超文本阅读的研究历程,指出目前这一领域研究存在的困境并试图寻找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 标签: 超文本 线性文本 认知负荷
  • 简介: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被广泛引入文本阅读的认知神经活动研究以来,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近二十余年关于文本阅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分别介绍文本阅读的一般过程的认知神经基础和理论模型建构、文本阅读过程的推理加工、情境模型建构与转换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文本阅读的认知神经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文本阅读 认知神经科学 FMRI 情境模型 推理加工
  • 简介:从一所普通中学六个年级随机选取801名被试,使用自编测验研究了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起点较高,初三年级是其基本形成的关键期;(2)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在高中阶段发展平缓;(3)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分维度的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较高水平方面受到认知加工容量、概括水平和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等心理因素的制约;(4)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 标签: 文本形成能力 发展特点 中学生
  •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导航线路和个体认知风格对主题性问题搜索绩效的影响效应.实验采用2×3的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导航线路和个体认知风格,因变量为被试回答每个相关问题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搜索过程中打开的平均节点数和重复节点数.结果表明,导航线路的主效应达到显著的水平,而认知风格的主效应和两者的交互作用没有显著性.结论认为:采用"关键点路"导航有利于超文本信息的搜索.

  • 标签: 导航线路 个体认知风格 超文本 搜索绩效 认知负荷
  • 简介:本文论述禅的艺术疗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绘画、诗歌和音乐等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们对人心的清静、情绪的调节,特别是心理保健具有独特的功效。禅的艺术疗法,不仅使人的内心智慧得以开发,更重要的是能治疗"心病"和一些身心顽疾。它给中国人的日常行为生活和心理表现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里价值极高的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艺术疗法 心理健康 古琴禅 美学价值
  • 简介:<正>一、艺术对一切儿童都是有益的儿童包括正常儿童和有缺陷的儿童都需要富有意味的艺术体验,以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每一种艺术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儿童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加深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体验。通过各种艺术

  • 标签: 缺陷儿童 儿童认知 艺术活动 正常儿童 艺术体验 学习能力
  • 简介:如何对艺术家进行心理传记分析,是心理传记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Schultz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研究的基本范式,这对当前对艺术家的心理传记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心理传记 艺术家 媒介 历时性分析 共时性分析
  • 简介:实验采用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点上字、词消失单元和呈现时间,探讨字词视觉呈现、字词识别加工对中文阅读眼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0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严重影响总阅读时间,其中单字消失、单词消失与双字消失对阅读效率的影响没有差别;各消失条件都导致较多回视次数;相对于其他消失条件,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导致较多的再注视词数。(2)120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会通过取消部分眼跳的方式导致注视持续时间的增加,字消失单元(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迫使读者取消部分词内再注视眼跳。综合两种延迟时间下各消失文本的数据可见,字识别和词汇识别相互影响,词在中文阅读的词内再注视眼跳选择目标环节起到蕈要作用。

  • 标签: 中文阅读 消失文本 眼动 字词识别
  • 简介:<正>由王玉琴、王树茂译,李作祥审校的《心理分析与艺术创作》一书,将于198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心理分析与艺术创作》是苏联学者Л.Т.列夫楚克的一部学术专著,1980年由苏联基辅国成立

  • 标签: 心理分析 艺术创作 学术专著 资产阶级 出版社 陕西人
  • 简介: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IAT范式,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健全人对残疾人行为的内隐认知评价及其可塑性问题。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和健全人图片以及表征残疾人行为特质结构的分析及其标定词筛选,考察了对残疾人行为特征的内隐认知评价特性。实验2以镶嵌残疾人图片的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为文本阅读材料,采用概念启动范式,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行为的内隐认知评价特性的可塑性。结果发现:(1)被试对残疾人持显著的内隐负性认知评价(实验1);(2)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可显著减弱该认知评价(实验2)。因此,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尽力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引导和塑造其身残志不残的品质,有助于改善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内隐认知偏见。

  • 标签: 健全人 残疾人 内隐认知评价 IAT范式 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