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早在十九世纪末,著名心理家威廉·詹姆斯就曾经提出,注意是心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他进一步提出,注意是心理以清晰而又生动的形式对同时存在的若干对象中的部分或连续思维的一种占有,是意识离开某些事物以便有效地处理其它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总是伴随着不同的心理过程,确保心理过程的顺利进行。注意就像一个卫士,选择与过滤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确保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同时抑制目标无关信息,不对当前加工产生干扰。因此,如何在高效率地聚焦目标相关信息的同时抑制目标无关信息,成为人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 标签: 心理学家 书评 心理过程 十九世纪末 心理学研究 日常生活
  • 简介:本文阐述了积极心理当前发展的状况,指出其发展过程中的四大问题:1、积极心理的自身发展体系尚不健全,对于传统心理各个流派的态度有待改进;2、积极心理的理念和研究内容还有扩展的空间;3、积极心理的应用还应该加深;4、积极心理本土化的工作很多改善空间,并尝试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情绪 人格 人际关系 人本主义
  • 简介:宗教心理是介于心理、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民国初期传入我国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现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队伍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标签: 宗教 心理学 心理机制 心理治疗 佛教 道教
  • 简介:由于第一次在研究中成功地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斯塔伯克被列为宗教心理的先驱者之一。在威廉·詹姆斯和霍尔的指导下,专著《宗教心理》问世,这是史上第一本以宗教心理命名的著作。斯塔伯克的学术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探究宗教心理的学科性质和对皈依进行科学研究。

  • 标签: 斯塔伯克 问卷调查 宗教心理学 皈依
  • 简介:心智哲学是20世纪中末期西方哲学所发生的继语言(义)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次重要转向,它为心理提供了新的元理论和方法论。(1)为心理提供了“心智-语言-世界”新的世界观;(2)从哲学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的结合并互哺;(3)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4)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尤其是主流心理的基石———身心二元论的质疑;(5)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它对心理有很大启示:第一,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第二,应重视身体的作用;第三,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第四,应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 标签: 西方哲学 心智哲学 心理学 意向性 具身性
  • 简介:“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是精神分析的基点,而存在分析的“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体现了主体竭力向客体世界建立联结的事实。文本构建了存在分析的双重X模型,运演了第二重X模型的大我在心灵动力的驱使下,唤醒第一重X模型的小我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即作为第一重X模型的人(主体)认识到自己(自我中超我的层面)与第二重X模型的客体大我世界(即世界的爱、良心、责任、意义等)存在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灵动力——紧张,在意义意志的指引下,个体自我在世界客体中寻求现实意义,唤起自我在被抛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宗教对精神或神经病患者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正常人,对所有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都有一种治疗作用。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存在分析 双重X模型 意义疗法
  • 简介:实验教学训练是心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如何发展出适合国内各院校心理专业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体系,国内有关院校的专家进行了颇具建设性的探讨。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一套心理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梳理了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在内的三大实验训练层次,同时也探索了与各层次实验教学训练相配合的课程和评价体系。希望通过对该心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讨论,有助于培养未来心理创新性人才,缩小国内外在心理实验训练广度、深度上的差距。

  • 标签: 心理学 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
  • 简介:宗教和精神性经验,例如冥想、祈祷和仪式等在生物医学、心理、人类学和宗教学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相关的描述和宗教文献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近年来,考察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生理和生理相关的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考察了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心理机制,包括对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现象学方面的简单回顾,还有现有数据的汇总呈现,未来发展的模式,并为未来分析这些经验的生物学来源以及这些经验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

  • 标签: 宗教和精神性 经验 神经心理学 生物学 心理幸福感
  • 简介:西方的实验研究方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样是可行的,这一点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目前课题组进行了多项关于信仰基督教儿童和信仰天主教儿童宗教认知发展、宗教情感发展、宗教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主要考察任务、年龄、性别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如何挖掘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教义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有关实验研究,不仅对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而且对丰富中国文化背景下宗教心理实验研究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价值。

  • 标签: 中国 宗教心理学 实验研究 可行性 重大主题
  • 简介:积极心理是兴起于20世纪末的一场心理运动,积极心理中提倡的积极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积极的品质,积极预防,优化环境等对于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种新的理念开拓了新的教学思路,从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
  • 简介: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概念。但追求天人合一不仅在中国传统宗教中,而且在其他各种宗教中都有所表现,具有宗教信仰的共性。禅修冥想是宗教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一种让人抵达其内在神性所在,进而进入天人合一境界的修行途径和神秘体验。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一从近代有代表性的宗教心理家那里得到理论阐释和支持。其观点认为,潜意识是个体灵魂通向神圣的汇合处,是人类自我和超越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禅修冥想等神秘体验则是进入潜意识从而与神汇合的途径。

  • 标签: 天人合一 坐禅冥想 宗教心理学 神秘体验 潜意识
  • 简介: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以及由薄到厚等方法重构积极的“替代性”故事取代“无效的”支配性故事。本文结合“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的实践,探寻叙事心理治疗在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 标签: 失独家庭 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以三套分别含有按照解题方法可以分为二类、三类、四类的物理学科问题分类实验材料,对济南市6所中学3个年级766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分类表征层次的差异显著,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学优生的水平明显高于学困生,学优生更多地倾向内在分类表征;随着分类任务的类别数量增多,更多学生倾向外在分类表征;不同性别学生的分类表征层次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物理学科问题分类表征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物理学科问题 分类表征层次 中学生 学优生 学困生
  • 简介:采用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天津某高校3826名2013年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差异。结果:(1)大学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2)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男生,但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自卑;(3)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焦虑;(4)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5)理工类、文史类、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理工类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

  • 标签: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问卷调查
  • 简介:从呱呱坠地到快乐童年,再经过年少青叛,慢慢步入成年的过程中,让我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感激之情。本文回顾了在我成长过程中影响我人格发展、成长成熟的一些人、一些事,阐述我与心理的渊源,分析个人的性格特质,所具有成为咨询师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素质等。在职业行为分析中,描述了我选择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理由,我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我对心理咨询职业的理解和认识。经过自我成长分析和职业行为分析,我相信,我愿意并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 标签: 成长之路 自我分析 心理咨询
  • 简介:第一章引言中国心理咨询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由于文化习俗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该行业还存在着发展不规范,入行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观现实,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幼儿园暴力伤害案"等凸显了社会转型期民众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对双方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还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阻碍社会正常发展。

  • 标签: 行业发展研究 咨询行业 美国心理学会 精神卫生 心理挫折 心理学理论
  • 简介:心理理论是一种对不可观察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并基于此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的能力。个体拥有同情利他,适应文化环境,能自己对自我及他人内心归因,与他人合作、竞争、操控他人等能力,少不了心理理论的作用。所以培养心理理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总结以往培养心理理论的方法,讨论其不足,提出另一种新颖的方法——行为同步法。介绍音乐和舞蹈与其的关系及实施方法,行为同步怎样影响心理理论的机制,以及其对心理理论及相关领域的影响。最后,讨论一下行为同步研究的未来研究走向及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启示。

  • 标签: 心理理论 干预 行为同步
  • 简介:和老一代相比,美国青年较少信教,“文化压力”是其重要原因。在奉行基督教的方式上,青年一代更加注重宗教行为背后的基督精神。对于美国青年基督徒而言,科学知识与宗教信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题,各自遵循不同的规则,在人格结构中可以兼容并蓄;与神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喜乐感是基督徒深刻而典型的宗教情感体验;奉行基督精神需要通过“为别人服务”“维护公正”和“展现爱”等日常行为来体现。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社区教会以及教会学校在美国青年基督徒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分别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善于观察,从自身经历中学习,事后觉悟,是基督徒心理成长的主要途径。

  • 标签: 美国青年基督徒 宗教心理 宗教信仰 宗教情感体验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编制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初测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n=858)确定该量表共有31个项目,抽取5个因素:沟通协调、自我调控、科学想象、社会应对、自我防御。验证性因素分析(n=468)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合理,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作为未成年人心理社会能力的测量工具。

  • 标签: 未成年人 心理社会能力 量表编制
  • 简介:本案例阐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而引发求助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动思维和自己的深层不合理的认知,用建设性信念代替挫败性信念。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抑郁情绪,克服对人际关系的障碍,鼓励来访者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难题,树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达成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认知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 标签: 人际关系 焦虑情绪 认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