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错误概念是历史上研究之初、学者们首选术语。错误概念意思是“对事物含糊(vague)、不完善(imperfect)或者是错误(mistaken)理解(understanding)”(JamesH.Wandersee,JoelJ.Mintzes,JosephD.Novak,1994)。ArthurLouisOdom(1995)在研究中也主张用“错误概念”,他说“错误概念是学生拥有的与通常从科学那里获得概念不同观念(ideas)”。

  • 标签: 前科学概念 错误概念 定义 JOSEPH 科学家 历史
  • 简介:学习判断是元认知监测种重要形式,指个体对已经学过项目在以后回忆测验中成绩预见性判断.练习伴随低估效应(underconfidencewithpractice,UWPeffect)是学习判断中个重要现象,指学习判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出现低估倾向.本研究利用重复学习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UWP效应产生机制,检验提取流畅假说和记忆去偏差假说.实验证实了UWP效应稳定性,但实验结果并不支持提取流畅假说.实验二通过选取正向词对反向词对作为实验材料,证实编码流畅与提取流畅共同作用导致了UWP效应,并支持记忆去偏差假说对UWP效应产生机制解释.

  • 标签: 学习判断 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提取流畅性
  • 简介:2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延迟满足情境中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2岁儿童已具有程度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2岁儿童已能使用延迟策略,包括问题解决、分心、寻求安慰、消极等待、寻求他人帮助、回避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是分心策略;(3)不同策略对延迟时间有着不同影响;(4)儿童对策略使用不会因延迟满足情境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 标签: 自我控制能力 情境 问题解决 策略 个体差异 关键词
  • 简介:后悔是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情绪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自然情绪状态下前瞻记忆任务当前任务成绩。结果发现,情绪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词比正词成绩好,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词比负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注意—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 标签: 前瞻记忆 情绪一致性记忆 反转效应
  • 简介:延迟满足种心理成熟表现,专指种甘愿为更有价值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自我控制能力。本文通过论述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因素,探索了如何教育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有效途径,对幼儿健康成长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儿童 延迟满足 自我控制能力
  • 简介:面对灾难,活下去信念非常关键,这其中就是要相信亲人、颁导、战友们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你。你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坚信、坚持与坚守。1989年,场8.2级地震几乎把亚荚尼亚共和国夷为平地。超过3万人在不到4分钟时间里死于非命。位父亲曾对儿子许下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来救你。”

  • 标签: 灾难 信念 承诺 营救
  • 简介:当看到自己心仪女子做了他人新娘时,小丫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先说出那神圣3个字呢?的确,生活中有不少青年朋友,当爱情叩响心扉之时,虽然不乏兴奋激动,但更多是忐忑不安,不知所措,致使“美好姻缘”失之交臂,留下深深遗憾。

  • 标签: 爱说 说出口
  • 简介:我认为,压力不都是动力——1.“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爱前提)您爱我们看在眼里,不要以为青春期孩子就不能理解老师、家长爱与期望,只是我们无法接受您某些给予爱方式。请不要把我们成长当做赌局,把您爱当做筹码。要知道,真正爱纵使再深沉,也不会令我们觉得是种负担。

  • 标签: 定都 压力 青春期 老师 孩子 家长
  • 简介:<正>、引言经典决策理论把决策看成在些赌博中作出种选择,而每种赌博则是项具体行动,或许会导致某种结果。这里假定,决策者比较了解各种可能备择行动,而唯不确定是,他们不大知道这些备择行动方案是否会真正产生所预期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备择行动具有赌博特征。通过运用某种决策规则,就可以作出选择,比如使期望效用最大,从而选择备择行动中最佳行动。

  • 标签: 决策者 行动计划 映象理论 心理模型 兼容性 因果关系
  • 简介:科学发明创造题目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范式,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中创造倾向与原型位置效应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考察了不同创造倾向个体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原型位置效应,创造倾向包括想象力、冒险、好奇、挑战四个因素,结果发现:创造倾向总分、好奇、挑战对原型位置效应有影响,而且原型位置效应随着创造倾向、好奇、挑战降低而显著;想象力、冒险对原型位置效应影响不显著。

  • 标签: 原型位置 创造性倾向 好奇性 挑战性
  • 简介:采用两个实验设计,在确保负相容效应(NCE)产生主要来自反应抑制贡献实验范式基础上加入引发显性注意转移目标刺激,探讨了注意转移在负相容效应产生作用。具体来说,实验在经典NCE范式中加入中性目标刺激,并操纵启动与目标的关系。发现,不相容条件下反应时最短,无关条件次之,相容条件下最长。证明在该范式中反应抑制在NCE产生中占主导地位。实验二则在实验范式基础上,加入左、中、右呈现加号目标刺激。发现,两种目标类型反应时结果模式均与实验相似。结果表明,注意转移并非如ColeKuhn(2010)提出能够独立引发NCE,它只是伴随NCE抑制加工过程而出现,且其加工模式与抑制加工模式类似。

  • 标签: 负相容效应 注意转移 反应抑制
  • 简介:处理数量语义信息时存在左右轴表征作用,还是更多为上隐喻语义表征。本文从具身认知观视角,探讨中文数量语义信息处理时是否存在空间表征效应。阅读数量信息句子,实验受试用手指顺上下轴方向(运动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实验二,受试用手指顺左右轴方向(运动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研究发现空间动作效应在上下轴中存在。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更多为上隐喻原则基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文数量 句子处理 具身认知 感知动觉计划 空间动觉兼容性效应
  • 简介:采用父亲忽视量表、情绪调节量表自我同量表,对52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研究父亲忽视对青少年自我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情感距离认知重评对高中生同有较强预测力,认知重评在情感距离与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在父亲参与与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父亲忽视 自我同一性 情绪调节 中介.
  • 简介:采用自编计算机模拟发现学习任务,以4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在简单复杂发现学习任务中,智力、元认知技能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结果发现:在简单任务中,三者关系基本符合混合模型;进行过多元认知活动,并不能提高学习效果。在复杂任务中,智力对学习成绩起主要预测作用。随着任务复杂增加,智力对学习影响也随之变化,符合难度阈限理论假设。任务复杂不同时,智力、元认知技能发现学习成绩之间关系也不同.在程度上验证了难度阈限扩展理论。

  • 标签: 智力 元认知技能 发现学习 任务复杂性 计算机模拟.
  • 简介:测谎,是对谎言(即有意或是无意编造事实)鉴别活动。实验研究证明,说谎时,个人多种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般情况下只受植物神经系统制约,而不为被测人主观意志所控制。通过电子仪器记录这些生理参数变化,然后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被测人对所问问题回答是“诚实”还是“谎言”,从而判断被侧人与所调查问题或事件是否相关。

  • 标签: 测谎仪 科学性 植物神经系统 生理参数 主观意志 电子仪器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ERP为工具,对启动效应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得到些有意义结果。例如,在知觉启动方面,发现视觉运动启动神经机制不同于其它知觉型启动,它既涉及视觉加工较早阶段,也涉及到较晚阶段。再如,词重复效应不同于物体重复效应等等。关于语义型启动ERP研究,主要围绕N400N450进行。本文对该领域些重要研究进行了介绍总结,并对该领域中些基本研究范式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启动效应 内隐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ERP)
  • 简介:研究采用2×4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对旋转类型旋转角度控制,探讨第人称角色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角色方式是影响心理旋转重要因素,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人称角色心理旋转.

  • 标签: 心理旋转 第一人称角色 第三人称角色 表征
  • 简介:用问卷法对194名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初二初三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明显低于初学生,女生比男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高。课堂目标结构与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关系,任务取向课堂目标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取向课堂目标与学业延迟满足呈负相关关系。任务价值、自我效能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学业延迟满足 课堂目标结构 自我效能 任务价值 学业成绩 初中生
  • 简介:主-谓数致是言语产出过程中种重要现象。主-谓数致产出中分布效应是指产出句子时,谓语数受中心名词概念数影响而出现错误。早期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语言,分布效应越大,并用最大化理论观点进行解释;近期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语言,分布效应越小,并用最小化理论观点进行解释。今后研究应采用更为直接方法考察中心名词概念数对分布效应影响,进步考察研究方法差异等因素对结果影响。

  • 标签: 主-谓数一致 分布性效应 屈折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