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首先探讨了心理测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咨询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作用;其次,探讨了心理测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以期对后续相关研究能有所帮助。

  • 标签: 心理测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为了调查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运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某中学高中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整体良好,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和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低于常模水平。(2)自身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素质有明显影响,认知风格和归因风格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文科生比理科生在应对风格上得分高,独生子女在认知风格、人际和应对风格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环境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素质有明显影响,父亲职业和文化水平在心理健康素质整体得分上差异显著,父母职业为非农民、受教育水平高个体心理健康素质较好,家庭经济水平对个性素质、适应、自我和动力系统分量表影响大,家庭经济水平差个体得分高。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高中生
  • 简介:大学新生心理普测使用量表SCL90、EPQ、UPI有较高信效度,然而,由于使用过程中问题及测验本身局限,使得测验对危机个体筛选正确率降低,因此,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宜心理量表,可提高心理健康筛选比率,最大限度地防止心理危机发生。

  • 标签: 心理健康调查表 大学新生 心理普测
  • 简介:大学新生心理普测使用量表SCL90、EPQ、UPI有较高信效度,然而,由于使用过程中问题及测验本身局限,使得测验对危机个体筛选正确率降低,因此,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宜心理量表,可提高心理健康筛选比率,最大限度地防止心理危机发生。

  • 标签: 心理健康调查表 大学新生 心理普测
  • 简介:在积极心理背景下,人格研究取向是更多关注人格中积极力量和正向特质,即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被称为积极心理健康,它不仅意味着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同时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产生与增加。很多研究已表明积极良好的人格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影响,那么这种作用具体如何发生,影响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将是本文探讨重点。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引入主体间理论视角,探讨心理疾病病因观、专业心理求助有效性和污名信念等三种心理健康学识在个人和主体间两个层面上相互关联及其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解释能力,以此分析个人信念和对社会文化知觉与专业心理求助关系。对社区居民和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和主体间学识信念关系紧密但又有显著差异,主体间内源病因观强于个人内源病因观,主体间有效性信念弱于个人有效性信念,主体间污名信念强于个人污名信念。个人和主体间层面的学识信念都存在人口学差异。个人和主体间学识信念均可独立评估求助意愿,但个人信念解释力更强。结果有助于从个人和社会文化两个层面同时理解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 标签: 专业心理求助 心理健康学识 病因观 污名 主体间视角
  • 简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快速发展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十年老年心理健康研究情况,分析当代中国老年人心理存在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期望能给后续研究带来有益启示。

  • 标签: 老年心理健康 老龄化
  • 简介:证言心理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对心理健康因素对证言准确性研究很少涉及。本研究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证言心理研究深入和发展

  • 标签: 心理学研究 健康因素 证言 口供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蕴含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本文从文化自觉和自信高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玉汝于成”、“吾日三省吾身”、“和合”、“中庸”等思想对构建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勇面挫折、悦纳自我、人际和谐、心态平衡等健康心理状态借鉴之处。

  • 标签: 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价值与借鉴
  • 简介:生活信念与个体心理以及生理健康关系密切,适应不良生活信念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影响。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生活信念量表》对全国五大行政区域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432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该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增高,人们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均呈下降趋势;(2)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人们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显著提高;(3)教育程度和年龄段对于生活信念量表总均分以及可控性维度均分具有交互作用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生活信念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是一个全新环境,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新生都面临着新改变。因此,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有问题学生并进行心理干预。本课题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和2012级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与研究,分析新生心理状态和主要问题,寻找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有效途径。

  • 标签: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状况调查 对策研究
  • 简介:旨在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全国常模。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按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等人口学特征分层抽样取得容量为6433成年人样本。在该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差异,结果表明,男性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优于女性;青年组自我概念清晰性低于中老年组,但悦纳性高于中老年组;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个人收入中等以上被试群体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更高,不同民族被试自我概念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全国常模。

  • 标签: 自我概念 中国 成年人 全国常模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学产生西方背景,从中国宗教心理著作出版、国外著作译介、论文发表、学者队伍、学科重要活动等方面简单梳理了中国宗教心理发展,指出了中国宗教心理发展几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对中国宗教心理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发展现状 展望
  • 简介:通过常见社会心理问题特别是归属感、相对剥夺感和社会焦虑给予了综合分析。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临床心理学视角下社会心理问题防范干预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对极端社会心理问题人群筛选、心理资本建设和对弱势群体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临床心理学 社会心理问题 防范干预模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发展历程梳理,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美国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了美国宗教心理研究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关系、宗教与心理健康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系美国宗教心理研究值得重视问题。

  • 标签: 美国 宗教心理学 发展历程 研究态势
  • 简介:在进化论思想指导下,冯特从心理学角度对宗教起源、发展、本质等诸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宗教起源于由死亡和疾病带来恐惧;经历了魔鬼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和诸神崇拜以及人性宗教四个发展阶段;宗教在本质上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产物,是民族智慧结晶,其发展符合民族心理发展一般规律;宗教和其他文化现象之间有着极为密切联系。他研究不仅丰富了宗教人类学理论,而且对宗教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标签: 冯特 宗教心理 民族心理
  • 简介:人既是各类事故中受害者,往往又是肇事者,同时也是预防事故、搞好安全生产生力军。而人安全行为除了取决于拥有过硬安全技术素质之外,安全心理状态也直接左右了人安全行为。本文从心理学对导致不安全行为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安全心理对平台员工安全行为影响,并对造成这些因素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安全 心理 EAP
  • 简介:本文评述了冯特及其《民族心理学》一书,同时高度评价了陆丽青博士将其翻译为《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并且指出这本译著对中国宗教心理贡献,同时作者也为中国宗教心理学指出发展必由之路。

  • 标签: 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 宗教心理学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学校适应一般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聊城大学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采用5级评分制,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平均分为3.44,学校适应总平均分为3.36,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总体水平较高。(2)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p〈0.01)(3)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有较好预测作用(F=41.973,p〈0.001),前者可以解释后者变异量24.0%。结论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人其学校适应状况比较好。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韧性 学校适应 相关性
  • 简介:调整和通达是锚定效应心理机制两种代表性观点,近年来,关于这两种机制研究不断推进,产生了有限理性观、社会认知理论、双加工理论、态度改变理论等研究视角。从调整或通达单一解释模型发展到对复合机制检验;从单锚效应机制阐释发展到对双锚效应心理过程探讨。未来研究应在选择通达加工过程思维层面和内涵、不同性质问题下锚定效应机制差异性、锚定效应内外部影响因素及神经心理机制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 标签: 锚定效应 不充分调整 选择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