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2(空时、实时)×8(1秒~8秒)的实验设计,以2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时估计特点,结果发现:(1)时类型在时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本实验中,1秒~8秒条件下实时估计比空时准确;(2)时长度在时估计中存在主效应,时估计所产生的误差随时长度的增加而增大;(3)时类型与时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实时、空时估计进行曲线估计及预测,发现两类时估计呈现动态特征,18.45052秒之前实时估计比空时准确,之后空时估计比实时准确,两类时估计曲线的变化速度也呈交替上升趋势.

  • 标签: 大学生 实时距估计 空时距估计 时距长度 时距类型
  • 简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实验验证短时守恒性的存在,并考察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短时守恒性判断上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本研究提出了衡量儿童短时守恒性判断发展水平的参照指示。结果显示:(1)儿童在短时时间守恒性判断上有年龄特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连续发展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儿童短时守恒有三个发展水平,5-8岁为第一水平,9-10岁为第二水平,11-12岁为第三水平,各水平儿童使用的策略不同。(2)各组儿童所采用的认知策略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不断进步,在时守恒中各认知策略出现的顺序为:恒等性———同时性———互补性———逻辑性。(3)儿童时间守恒能力的发展和完善要迟于、难于空间守恒能力。

  • 标签: 儿童 短时距守恒 年龄特征 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