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用评定法研究名字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名字吸引力水平影响对个体吸引力的评定,名字性别倾向与实际性别匹配能获得更好评价;(2)名字在对个体吸引力评定有先入为主的影响;(3)在外表知觉完成后,名字亦能影响对个体吸引力的评定。

  • 标签: 名字 吸引力 影响
  • 简介:本研究采用阈上启动和阈下启动两种方式考察名字对女性容貌吸引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阈上启动时名字启动主效应不显著,启动条件与照片类型存在交互作用;阈下启动时名字启动主效应显著,高吸引力名字启动时照片评定比低吸引力名字启动时要高,但是启动条件与照片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本研究在无意识层面支持了名字会影响对容貌吸引力的评定的假设。

  • 标签: 名字 阈上启动 阈下启动 容貌吸引力
  • 简介:研究以计算机仿真交流平台为工具,采用模拟情景方法,探讨了人际互动中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和人际吸引机制。采用2×2组间设计,共32名被试。结果显示:(1)主我分享是态度相似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人际交流与互动中,主我分享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3)情绪是主我分享影响人际吸引的中介变量,起部分中介作用;(4)人际互动情境模拟是研究人际交往的一种有效途径。

  • 标签: 相似性 人际吸引 主我分享 人际互动情境模拟 情绪
  • 简介:采用Stunkard等人编制的9点女性体形评定图片,使用排序法、评分法、评估法以及选美和选搭档的情景题目,对女性体形、吸引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各种方法一致发现吸引力与能力均和体形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但最具能力的体形和最具吸引力的体形并不一致,人们倾向认为偏瘦体形人物最具吸引力,但中等体形人物能力最强,存在分离现象.此外,女性虽不能正确知觉男性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但能正确知觉男性眼中最有能力的体形.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男性的分配观念可为女性不惜牺牲能力评价而热衷减肥的行为提供一定的解释.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人们认清体形吸引力与体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的分离关系,帮助女性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体形.同时,该研究结果还可为有效减少女性盲目减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体形 吸引力 能力 分离效应
  • 简介:该研究在两种理论背景下,探讨了3~5岁幼儿执行功能年龄发展特征.通过运用8种不同的执行功能任务,结果发现,从3岁到4岁是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执行功能的不同类型在发展的趋势上有所不同,表现为:抑制控制及"热"执行功能的发展主要在3~4岁之间,而计划控制和"冷"执行功能在3~5岁期间都有显著的发展.

  • 标签: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计划控制 “冷”“热”执行功能
  • 简介:佛教作为东方最有影响力的传统宗教,其中心理调节的具体方法不胜枚举。本文以《地藏经》为例,简要阐述佛教大乘中这部经典的心理治疗功能

  • 标签: 《地藏经》 心理治疗 原型 苦难
  • 简介: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差异近年来已引起认知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神经语言学家的广泛兴趣.本文从神经语言学角度出发,以Levelt的语言产生模型为框架,对词语加工哪一水平上的损伤会导致动词和名词分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脑功能 动词 名词 认知心理学家 心理语言学家 神经语言学
  • 简介:本文根据实验事实,讨论脑内评估-情绪的功能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鲁利亚的脑的三个功能系统学说,提出脑的四个功能系统学说,认为脑内存在包括评估-情绪功能系统在内的四个互相紧密联系的功能系统,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这四个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的结果.

  • 标签: 功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 评估-情绪功能系统 心理功能
  • 简介:为考察热执行功能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儿童赌博任务检测了60名3~4岁儿童(男女各半)的情感决策.实验结果表明,3岁和4岁儿童在此任务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4岁组在各试验组的分数呈上升趋势,他们在试验组2、尤其在试验组4和5中选择有利纸牌的次数显著多于3岁儿童,这反映出情感决策在3~4岁期间发展迅速.此外,儿童在此任务上的成绩存在很多可变性,可能掩盖了性别差异,因而,尽管男孩在最后两个试验组的成绩优于女孩,但性别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 标签: 儿童 执行功能 女孩 性别差异 男孩 任务
  • 简介:采用双任务范式比较了16名口吃者和16名非口吃者在数字转换任务的同时重复双声词和叠韵词的时间和口吃频率,考察转换功能对于汉语口吃者语音编码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功能影响汉语口吃者的语音编码:口吃者和非口吃者加工叠韵词比加工双声词需要更多的转换功能。研究结果支持口吃的"内在修正假说",对口吃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启示。

  • 标签: 口吃 语音编码 转换功能
  • 简介:以错误-信念任务和表面-现实任务为主要测量手段的大量心理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大约在4岁左右才能形成.儿童的心理理论为什么不能在4岁之前形成?研究者利用执行功能的缺乏来解释这种现象.研究表明,抑制控制、规则使用、工作记忆等可能均是与心理理论相关的一些执行成分,但这些观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因此,关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关系,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后续研究.新近提出的关于"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区分,也许是进一步探讨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关系的新途径.

  • 标签: 儿童 心理理论 工作记忆 执行功能 发展心理学
  • 简介:功能思维障碍是学习不恰当思维模式的结果,主要是通过经典条件化获得的,在罪犯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绝对化思想、过于普遍化、精神过滤、自我轻视、自我中心化等特征表现,通过认知治疗,在揭示被治疗者思维障碍的基础上,促进其改变错误认知,最终达到改善不良情绪的目的,因而对罪犯功能思维障碍最具有针对性,而且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认知疗法 罪犯功能思维障碍 运用
  • 简介:以中国大陆16个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的278名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探讨自闭症儿童的依恋及其与功能领域的关系。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依恋总体水平偏低;(2)自闭症儿童依恋与各个功能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3)影响自闭症儿童总体依恋发展水平的因素是儿童自身的障碍程度,具体取决于交往、认知、感觉、生活自理等功能领域的发展情况。

  • 标签: 自闭症儿童 依恋 功能领域
  • 简介:为了考察不同数学能力水平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根据331名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得分选取了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组、低分组、典型发展儿童组和数学优秀组等4个实验组。首先分析了各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特点,之后使用判别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各执行功能子结构对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的贡献。结果表明:相对于典型发展儿童组,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执行功能的更新、抑制和转换方面普遍缺损;低分组儿童则仅表现出数字更新能力不足;数学优秀组在数字更新和有时间要求的认知转换方面比典型发展组有明显优势。进一步判别分析表明,对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贡献最大的并非独立执行功能子结构,而是更新和转换的共同因素结构。

  • 标签: 学前儿童 潜在数学学习困难 执行功能 早期数学能力
  • 简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一种用于研究脑功能成像的新手段。与其他研究手段相比,它具有便于移动、造价低、对运动伪迹不敏感等优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fNIRS技术的原理、算法类型、应用与特点,然后总结了fNIRS在语音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音长、音位序列、音节结构、重音、语调等内容,最后基于已有成果与研究现状,对fNIRS在中文语音加工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 标签: 语音加工 脑机制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 简介:对认知功能老化的机制的探讨单纯靠心理学或生物学研究是不能完全揭示其整体面貌的,必须将心理学的行为层面研究与生物学的生理层面研究结合起来才可能找到答案.本文在回顾认知功能老化的心理学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与大脑老化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解释,即HAROLD(HemisphericAsymmetryReductioninOlderAdults)模式.已有研究表明,该模式与某些认知功能老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能是解释认知功能老化的一个重要脑机制.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充分,不足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文中对此做了分析并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认知老化 HAROLD 脑机制
  • 简介:2-3.5岁是婴儿成长到幼儿的重要发展转折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的发展萌芽期。研究通过测查北京市81名2-3.5岁儿童在固定盒子任务、搭积木任务、A非B任务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上的表现,探究了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各成分间的内部关系、以及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2-3.5岁期间,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的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均快速发展,其中,2.5岁前后是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重要发展时期;(2)在2-3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相关密切,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关系的重要发展转折期;(3)在2-3.5岁期间,儿童言语能力呈现快速发展,并且言语能力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同言语能力的儿童在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执行功能 言语能力 2-3.5岁儿童
  • 简介: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403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在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文化适应中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文化适应较农村文化适应好。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流动儿童 家庭功能 文化适应 心理适应
  • 简介:采用志愿功能动机问卷、感恩品质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调查260名大学生,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感恩品质在志愿功能动机与志愿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志愿功能动机、价值观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增强、自我表达、感恩品质、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志愿行为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志愿功能动机、感恩品质可正向预测志愿行为;(3)感恩品质部分中介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志愿功能动机既直接导致志愿行为,也通过感恩品质间接影响志愿行为。

  • 标签: 志愿功能动机 感恩品质 志愿行为 大学生 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