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动作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感知觉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在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时,认为儿童最初的智慧发展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动作的智慧,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智能不足儿童与一般儿童的成长模式相似,然而多数弱智儿童动作的发展,因先天或后天智力障碍的影响,加上可能兼有肢体、知觉、听觉与其他障碍,使他们从小开始在接受外界刺激时,反应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接收外来信息,不懂其意义,行动动作也跟着笨

  • 标签: 弱智儿童 儿童认知发展 动作训练 训练方案 动作发展 儿童动作
  • 简介:本研究以178名足月、顺产、健康、年龄在8-11个月之间的婴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室评价与访谈方法,对出生季节与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出生季节对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婴儿出生季节的不同,其爬行起始年龄存在显著的差异,冬季出生的婴儿较之于其他三个季节出生的婴儿其爬行起始年龄提前约2-4周;(2)婴儿在可能开始爬行阶段的气温与其实际爬行起始年龄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随婴儿在平均爬行起始年龄前三个月平均气温的不同,婴儿的爬行起始年龄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二者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本研究对可能影响婴儿爬行动作发展中季节效应的部分环境因素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婴儿爬行动作发展 爬行起始年龄 出生季节 气温 环境因素
  • 简介:采用图一词一致性判断任务,考察了动作图片语义加工中语音与字形的自动激活及其时间进程。实验1和实验2表明,在动作图片的语义加工中,图片表征的动词的语音和字形信息都自动地激活。实验3和实验4发现,在SOA为100ms时,音同字产生了语音促进效应,形似字却无字形促进效应。当SOA为200ms时,音同字产生了语音干扰效应,形似字产生了字形干扰效应。这表明,在动作图片的语义加工中,图片表征的动词的语音激活出现得比字形激活早。

  • 标签: 动作图片 语义加工 语音 字形 激活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左,右手敲击动作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青年组的结果最优,平均每分钟敲击动作次数为356次;其次为老年组,平均每分钟敲击动作次数为324次;儿童组的敲击动作次数平均每分钟为202次;(2)在各个年龄组中,右手的敲击动作速度(次数)均高于左手。敲击动作速度与利手有着密切关系;(3)男女性别的结果差异,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差别均不明显,在儿童组中,则存在差异,女性儿童的结果优于男性儿童的结果。这种敲击动作与个体生长成熟及动作熟练和经验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敲击动作 动作速度 年龄因素 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