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哈吉们,真主恩赐了你们,使你们完成了朝觐功课,你们将得到真主的喜悦和宽恕,真主说:“你们在举行朝觐的典礼之后,当记念真主,犹如记念你们的祖先一样,或记念得更多些。有人说:‘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他在后世,绝无福分。”(2∶200)在这节经文中,真主命令哈吉,完成朝觐功课后多多地记念真主。

  • 标签: 哈吉 《古兰经》 穆圣 阿卜杜 欧麦尔 圣门弟子
  • 简介:从正德元年(1506)到正德十年(1515),王阳明经历了弹劾刘瑾、贬谪龙场、再入仕途的宦海事变。其中,龙场悟道不仅是其学术思想上的转折点,也是其文学创作上的转折点。此期阳明禅诗呈现出三点新变:一者以儒家意象、典故入诗,儒禅交融,更显圆通;二者讲学诗出现,心学与禅学结合,更显老成;三者以"色相"、"本来面目"、"悟"等禅语入诗,诗歌的禅学意味愈加浓厚。此三点新变体现出阳明援儒入佛的努力。

  • 标签: 王阳明 龙场悟道 诗歌 佛禅意蕴 新变
  • 简介:2015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六),是恩师许信有大师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70年的习道、悟道、弘道生涯中,许信有大师信仰坚定、淡泊名利、潜心修行,为近代干山道教的发展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被公认为近代干山道教的中兴之祖。大师驻世慈悲广布,修道弘法,利益众生,其精严的戒行、谦逊的品德、完美的人格,激励我等后学潜心修持。

  • 标签: 大师 诞辰110周年 九州 淡泊名利 纪念日 道教
  • 简介:中国基督教是目前世界基督教会中普世化——多宗派联合最为超前的教会,因为曾经有着七十几个宗派的教会放弃了原有宗派的界限与宗派结构间的差异,联合成为今天"宗派"的中国基督教。可以说中国教会"宗派"模式相对于现今普世教会合作运动致力于"求同存异"模式更加超前,因为在这一模式之中,宗派之间的差异和宗派的结构或隐或显仍然存在,却并非分开的;在上帝的道与圣礼中的崇拜中使得信仰的合一成为外在、可见的。在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的教会由于政治的压力而放弃了宗派。因为当时时局的变化是非常迅速又强烈的,故而来不及发展与形成中国基督教会后宗派身份的神学基础。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基督教的教会结构也是复杂而脆弱的。即便中国教会后宗派的模式对世界基督教是一重要的贡献,也迫切需要神学的强化,从而拥有更加成熟的教会论,因为中国教会是正在走向合一的教会。本文认为正在呈现出来的宗派主义如果与圣餐团契教会论——目前最具活力、占主导位置的普世基督教合一模式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中国教会的巩固与发展。有一基本的共识,即教会的标志就是上帝纯正的道被宣讲、圣礼(洗礼与圣餐礼)得以正确施行。基督教会最基本的信仰生活,那就是在一起崇拜,上帝的道的宣讲和圣餐中领受耶稣基督的宝血与身体,如此才使得团契成为现实。只要基督教在这一点能够达至共识,信仰的多样性处境化表述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在联合崇拜中,中国基督徒可以在研究圣经、早期教会一些教会论上分歧观点的基础之上,借此形成某些共同的神学表述。也许编写一本宗派的教义问答,可以作为最基本阐述和教导共同信仰的依据。希望合宜的圣餐礼的认识能够在中国教会中不断得到提升,这也将强化中国教会作为真正普世�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后宗派” “三自” “联合礼拜” 合一中的教会 普世主义